老舊的居民小區火災隱患多,而一旦起火,狹窄的入口和道路會把消防車擋在遠處——除了干著急,還能怎么辦?最近,上海市徐匯區長橋街道給轄區內32個居民區都"派駐"了身形小巧、能在小區內靈活穿梭的三輪消防應急車,"將初生小火苗撲滅于'搖籃'"。
消防應急車寬約1.1米,體形比普通三輪車還小些,通體火紅,車頭上裝了警笛和具備錄音功能的擴音喇叭。車廂內,4個滅火器、1把消防斧、2個防毒面具、2條消防毯、1個消防燈、2套25米長的水管和2袋黃沙,擺得齊整。
"有這些器具,撲滅剛燃著的火苗基本不成問題。"長橋街道安檢辦主任錢葉春說:"其實發生在居民區的火險,只要及時發現,撲滅并不難。就算不能滅火,三輪消防車在第一時間趕到事發地點抵擋一陣,也能不浪費等待主力消防車的時間。"
目前,除了32個居民區,長橋街道的3個城中村及7個農貿市場也配備了5輛三輪消防車。其中,徐家橋等3個地塊在2月份率先試點。"這三個地方都是城中村,違章搭建多、老化電器多,還有老虎灶等,總之隱患不少,是居民區中的'防災重地'。"錢葉春介紹,城中村平均每年發生大大小小十五六起火災,今年元旦至今,已出現火情六七次。更讓人心焦的是,大體量的消防車根本沒法接近火點。
相似的難題也困擾著一般居民區。在長橋街道,大部分居民區建于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入口狹窄、道路逼仄,主干道僅能容消防車勉強開過,而近些年來居民私車激增,小區道路又要兼做停車場―――"當真起了火,十萬火急的時候,動員居民下來移車為消防車讓路都來不及"。
"消防安全建設,器具裝備是一方面,居民意識和能力是另一方面。"長橋街道連續數年對城中村居民做消防安全培訓,培養出了不少消防志愿者,"我們讓盡量多的居民學會使用消防器材,這樣,配備三輪消防車后,大家都能幫上忙。"此前,街道還出資20萬元,在居民區所有樓組放置了3700多個家用滅火器,同時,每個小區的門衛室都配有4到5個滅火器。
長橋街道成立了社區企事業單位消防安全、生產安全聯席會議,共有四五十家成員單位。在一次理事會上,街道安檢辦提出購置消防三輪車的設想,當場就有幾家單位表態愿意出資。最終,街道和11家聯席會議成員單位集資10萬元做成了此事。
[本資料為當寧消防網整理(原創、編輯),轉載請注明出處,尊重版權。當寧消防網系專業的消防器材商城,包含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銷售與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