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
①字母G—代表隔離開關。
②字母代表安裝地點。N—戶內,W—戶外。
③數字,為設計序號,代表不同的系列。
④數字,代表額定電壓(KV)。
⑤字母,代表補充特性,T—統一設計,G—改進型,D—帶接地刀閘,C—穿墻式。
⑥數字,代表額定電流(A)。
⑦字母,G—代表高原型。
6、隔離開關如何分類?
答:隔離開關按裝置地點分為戶內式或戶外式。按極數可分為單極和三極。按有無接地開關可分為帶接地開關和不帶接地開關的。按用途可分為一般用、快速分閘用和變壓器中性點用等。
7、GN19—10型隔離開關在結構上有什么特點?分幾種類型?
答:GN19—10型隔離開關為戶內閘刀式三極隔離開關。每相導電部分主要由觸刀(動觸頭)和靜觸頭組成。靜觸頭是安裝在固定于底架上面的兩個支持絕緣子上,觸刀的一端通過螺栓軸銷與一個靜觸頭鏈接,轉動觸刀與另一端靜觸頭構成可分連接。觸刀中間有拉桿瓷瓶,兩端都有夾緊彈簧,維持觸刀對靜觸頭的壓力。三相平行安裝。拉桿瓷瓶與安裝在底架上的主軸相連,主軸通過拐臂和連桿與操動機構相連。主軸的兩端都伸出底座,操動機構可裝在任何一側。觸刀由兩片槽形銅片組成,不僅增大了散熱面積,而且提高了機械強度和動穩定性。額定電流1000A以上的GN19—10隔離開關,在觸刀接觸處槽形銅片兩側,還裝有磁鎖壓板,當巨大的短路電流通過時,增大接觸壓力,提高了隔離開關的動、熱穩定性。
GN19—10型隔離開關分為平裝型和穿墻型。穿墻型又分為觸刀轉動側裝套管絕緣子,靜觸頭側裝套管絕緣子、靜觸頭側和觸刀轉動側都裝套管絕緣子三種。
8、GN22—10型隔離開關結構上有何特點?
答:GN22—10型隔離開關是一種戶內閘刀式三相隔離開關。其主要特點是采用了合閘—鎖緊兩步動作。所謂合閘—鎖緊兩步動作,當合閘時主軸轉動的前80°為合閘位移角,用于閘刀轉動,使其從斷開極限位置轉到合閘極限位置。主軸轉動的后10°為接觸鎖緊角,用于鎖緊機構將觸刀鎖緊。當主軸轉動前80°時,觸刀能靈活地轉動,合閘到位后,由檔塊、搖桿、頂銷和限位銷構成的定位限動機構使其轉換為第二步鎖緊動作,通過滑塊帶動連桿運動,從而使兩側頂桿推出,借助磁鎖板的杠桿作用,將頂桿的推力放大5.5倍,壓緊在觸刀上,形成接觸壓力,使觸刀鎖緊。分閘操作的動作過程與合閘時的相反。
9、戶外隔離開關按基本結構可分為哪幾種?
答:戶外隔離開關按基本結構可分為單柱式、雙柱式和三柱式三種。
10、GW4系列隔離開關的基本結構和動作原理是什么?
答:GW4系列隔離開關為戶外雙柱式隔離開關,它由底座、棒型瓷柱和導電部分組成。每極有兩個瓷柱,分裝在底座兩端的軸承座上,并用交叉連桿相連,可以轉動。導電閘刀分成相等的兩段,分別固定在瓷柱的頂端。觸頭由柱形觸頭、觸子、觸頭座、彈簧組成,其上裝有防護罩,用于防雨、冰雪及塵土。
隔離開關的分、合操作,由傳動軸通過連桿機構帶動兩側棒型瓷柱沿相反方向各自回轉90°,使閘刀在水平面上轉動,實現分、合閘。
在底座兩端可以裝設一把或兩把接地閘刀,當主閘刀分開后,利用接地刀閘將待檢修設備或線路接地,以保證安全。為防止誤操作,在主閘刀和接地刀閘之間加操作閉鎖。
GW5系列隔離開關,其棒型瓷柱作V型布置,是雙柱式隔離開關的改進型。
11、GW11系列隔離開關的結構特點是什么?
答:GW11系列隔離開關是雙柱水平伸縮式結構,分閘后動觸頭上折疊收攏,形成水平方向的絕緣斷口。
12、雙柱式隔離開關有什么特點?常配用什么操動機構?
答:雙柱式隔離開關具有結構簡單、體積小、重量輕、電動穩定度高、破冰能力強、分閘時極間距離較大、而合閘時瓷柱受較大彎曲力等特點。可配用手動或電動操動機構。
13、說明GW7系列隔離開關的結構、特點及配用操作機構。
答:GW7系列隔離開關為戶外三柱雙斷點水平轉動式隔離開關。每相有三組支持瓷柱,每相瓷柱頂部裝有均壓環,以改善電場分布情況。兩端的瓷柱是固定不動的,頂部均裝有由觸子、觸頭座、彈簧及防護罩組成的靜觸頭,中間瓷柱可轉動70°。動觸頭閘刀由紫銅管制成,固定在中間瓷柱的頂部。隔離開關的分、合閘是由操動機構帶動中間瓷柱轉動實現的。
GW7系列隔離開關,具有結構簡單、運行可靠、維修工作量少、較高的機械強度和絕緣強度等特點,配用電動或手動操作機構。
14、GW6系列隔離開關有什么特點?
答:GW6系列隔離開關為單柱垂直伸縮剪刀結構,三相由三個單極組成,每極具有兩瓷柱,即支持瓷柱和操作瓷柱。動觸頭固定在導電折架上,通過操作瓷柱和傳動機構去操動導電折架,使導電折架上下運動。靜觸頭固定在架空母線上或懸掛在架空軟母線上。動觸頭垂直收縮向下運動,即可形成電氣絕緣斷口。
這種結構活動部分少,折架各部件導電,額定電流大,重量輕。
如GW6—330型單柱隔離開關,采用雙臂折架式結構,合閘時雙臂折架垂直向上,動靜觸頭接通。
15、GW10系列隔離開關的基本結構原理是什么?
答:GW10系列隔離形狀為單柱垂直伸縮式隔離開關。分閘后,動觸頭向左折疊收攏,形成上、下方向絕緣斷口。
16、單柱式隔離開關有什么優缺點?
答:單柱式隔離開關無笨重的底座,占地面積小,可直接布置在架空母線的下面,減少配電裝置的面積。單柱式隔離開關需用材料少,成本低。但在破冰能力和惡劣氣候條件下穩定可靠地工作顯得還不夠理想,且無法裝設兩組接地刀閘。由于單柱式隔離開關具有占地面積小的突出優點,近年發展較快。
17、隔離開關運行中有哪些監視項目?
答:隔離開關運行中應重點監視以下項目:
(1)隔離開關的電流不得超過額定值。
(2)長期運行溫度不超過允許值(70℃),若80℃,應停運。
(3)接頭及觸頭不應發熱。
18、隔離開關配置操動機構有什么用途?
答:配置操動機構操作隔離開關,可使操作簡化、省力,可實現遠方操作或自動控制,即使采用手動操作機構,工作人員操作時,也可以站在離隔離開關遠一點的位置,提高了工作的安全性。
19、隔離開關常用的操動機構有哪幾種?
答:根據隔離開關的容量、安裝地點、自動控制的要求不同,常用的操動機構有:手動杠桿操動機構、手動蝸輪操動機構、電動操動機構和液壓操動機構。
20、簡述隔離開關CS8型操動機構的工作原理。
答:CS8型隔離開關操動機構為手動杠桿操動機構,是利用杠桿原理操作隔離開關的,它主要由操作手柄和由三個固定軸構成的兩曲柄搖桿機構組成,當操動手柄轉動150°,通過兩個曲柄搖桿機構可使隔離形狀的動觸頭轉動90°左右,從而操動隔離開關的分、合。
這種結構在合閘結束或分閘開始時隔離開關軸上的操作力矩最大,便于熄弧。同時,當隔離開關處于合閘位置時,兩套曲柄搖桿機構都分別接近“死點”位置,可防止刀閘因短路電流的電動力而自動分開。
CS8型手動杠桿操動機構適用于額定電流300A以下的戶內隔離開關。
21、簡述CS9型隔離開關操動機構的工作原理。
答:CS9型隔離開關操動機構是手動蝸輪操動機構,由搖把、蝸桿、蝸輪及軸、軸承和一個三桿曲柄搖桿機構組成。合閘時,順時針搖動搖把,使蝸輪轉動180°時,帶動曲柄搖桿機構使動觸頭轉動75°,隔離開關合閘。隔離開關分閘過程與合閘過程相反。
這種機構在合閘位置時,操作力矩最大,并由于蝸輪反轉時自鎖,以及曲柄搖桿機構接近“死點”,可防止隔離開關因短路電流的電動力而自動斷開。
這種機構主要用來操作額定電流3000A以上的戶內式重型隔離開關。
22、簡述CJ2型隔離開關操動機構的工作原理。
答:CJ2型隔離開關操動機構為電動操動機構,可進行遠方操作,主要用于需要在控制室操作的戶內式重型隔離開關和110KV以上的戶外隔離開關。CJ2型電動操動機構與手動蝸輪操動機構相似,只是增加了一套電動機、減速齒輪和限位開關,代替了手搖把。
合閘操作時,電動機旋轉減速后經蝸桿帶動蝸輪及連接在蝸輪軸上的曲柄轉動,當蝸輪轉過180°時,隔離開關合閘,限位開關將電動機電源斷開并抱閘。
23、簡述隔離開關CY2型液壓機構的工作原理。
答:CY2型液壓操動機構,由電動機驅動齒輪油泵,向油缸一側加壓,推動油泵的活塞帶動齒條作直線運動,齒條與齒輪嚙合,帶動齒輪與機構主軸轉動,實現隔離開關的分、合閘。合閘時向一側加壓,分閘時電動機反轉,帶動油泵向油缸另一加壓,推動另一側活塞帶動齒條反向運動,使齒輪與主軸反轉,隔離開關分閘。
在主軸凸輪上裝有限位開關,當主軸轉到合閘位置或分閘位置時,限位開關斷開,切斷電動機電源。
機構上還裝有手搖把,可手搖油泵加壓,供安裝和檢修時調整用。油泵中泄油回管的作用是減低齒輪油泵中非工作腔內的壓力,防止漏油。在油缸的活塞上裝有逆止閥,受壓時閉合,不受壓時打開,使油缸兩側的油得到循環和補充。
CY2型液壓操動機構具有結構簡單、操作平穩、體積小、重量輕,只需要容量不大的交流電源等特點,即可以遠方操作,也可以現場手動操作,可用來操作各類隔離開關。
CY2型液壓操動機構裝在可靠的密封箱內,并裝有加熱器,可以在戶外使用,保證在低溫下液壓機構工作的靈活性和穩定性。
24、500KV變電站隔離開關操作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答:(1)操作隔離開關時,應先檢查相應回路的斷路器確實在斷開位置,以防止帶負荷拉、合隔離開關。
(2)線路停、送電時,必須按順序拉、合隔離開關。停電操作時,必須先拉斷路器,后拉線路側隔離開關,再拉母線側隔離開關。送電操作順序與停電順序相反。這是因為發生誤操作時,按上述順序可縮小事故范圍,避免人為使事故擴大到母線。
(3)隔離開關操作時,應有值班人員在現場逐相檢查其分、合閘位置、同期情況、觸頭接觸深度等項目,確保隔離開關動作正確、位置正確。
(4)隔離開關一般應在主控室進行操作。當遠控電氣操作失靈時,可在現場就地進行手動或電動操作,但必須征得站長或技術負責人的許可,并在有現場監督的情況下才能進行。
(5)隔離開關、接地刀閘和斷路器之間安裝有防止誤操作的電氣、電磁和機構閉鎖裝置。倒閘操作時,一定要按順序進行。如果閉鎖裝置失靈或隔離開關和接地刀閘不能正常操作時,必須嚴格按閉鎖的要求條件檢查相應的斷路器、刀閘位置狀態,只有核對無誤后,才能解除閉鎖進行操作。
25、隔離開關有哪些巡視檢查項目?
答:隔離開關的巡視檢查項目包括以下各項:
(1)隔離開關的支持絕緣子應清潔、完好,無裂紋、無電暈,無放電響聲和異常響聲。
(2)觸頭、接點接觸應良好,無螺絲斷裂和松動現象,無嚴重發熱和變形現象,消弧角無發紅、發熱現象。
(3)引線應無松動,無嚴重擺動和燒傷斷股現象,均壓環就牢固且不偏斜。
(4)隔離開關本體、連桿和轉軸等機械部分應無變形,各部件連接良好,位置正確。
(5)隔離開關帶電部分應無雜物,刀片和刀嘴應無臟污,無燒傷痕跡,彈簧片、彈簧信銅辮子無斷股、拆斷現象。
(6)操作機構箱、端子箱和輔助觸點盒,應關閉且密封良好,能防雨防潮。
(7)操作機構箱、端子箱內應無異常,熔斷器、熱耦繼電器、二次接線、端子連接、加熱器等應完好。
(8)隔離開關的防誤閉鎖裝置應良好,電磁鎖、機構鎖無損壞現象。
(9)接地閘刀應接地良好。
(10)定期用紅外線測溫儀檢測隔離開關觸頭、接點溫度。
26、隔離開關和接地刀閘哪些定期維護項目?
答:(1)清除動、靜觸頭表面氧化物,然后涂抹凡士林。
(2)檢查動、靜觸頭的插入或夾持深度,動、靜觸頭之間的壓力,并測量隔離開關和接地刀閘回路電阻。
(3)軸承、軸套、齒輪、蝸輪、蝸桿等轉動部分加潤滑油(脂),必要時清洗后加潤滑脂。
(4)檢查傳動機構的運轉情況,各部位就動作順利、終止位置準確,必要時進行調整。
(5)檢查各連接部分的堅固件,并按規定的力矩進行堅固。
(6)對絕緣子表面進行清洗和清掃。
(7)對電氣操作回路、輔助觸點、防誤閉鎖裝置進行檢查、校驗。
(8)搖測電動機構動力電源的絕緣。
27、常見隔離開關的故障有哪些?
答:隔離開關的常見故障有:(1)接觸部分過熱。(2)瓷質絕緣損壞和閃絡放電。(3)拒絕拉、合閘。(4)錯誤拉、合閘。
28、隔離開關在運行中接觸部分過熱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
答:隔離開關在運行中過熱,主要是負荷過重、接觸電阻增大、操作時沒有完全合好引起的。
29、隔離開關接觸電阻增大的原因有哪些?
答:接觸電阻增大的原因為:刀片和刀嘴接觸處斥力很大,刀口合得不嚴,造成表面氧化,使接觸電阻增大。其次隔離開關拉、合過程中會引起電弧,燒傷觸頭,使接觸電阻增大。
30、如何判斷隔離開關觸頭是否過熱?
答:根據隔離開關接觸部分變色漆或試溫片顏色的變化來判斷,也可根據刀片的顏色發暗程度來確定。現在一般根據紅外線測溫結果來確定。
31、隔離開關觸頭、接點過熱如何處理?
答:發現隔離開關觸頭、接點過熱時,首先匯報調度,設法減少或轉移負荷,加強監視,然后根據不同接線進行處理:
(1)雙母線接線。如果一母線側刀閘過熱,通過倒母線,將過熱的隔離開關退出運行,停電檢修。
(2)單母線接線。必須降低其負荷,加強監視,并采取措施降溫,如條件許可,盡可能停止使用。
(3)帶有旁路斷路器的可用旁路斷路器倒換。
(4)如果是線路側隔離開關過熱,其處理方法與單母線處理方法基本相同,應盡快安排停電檢修。維持運行期間,應減小負荷并加強監視。
(5)一個半斷路器接線的可開環運行。
(6)對母線側隔離開關過熱觸頭、接點,在拉開隔離開關后,經現場檢查,滿足帶電作業安全距離的,可帶電解掉母線側引下線接頭,然后進行處理。
32、隔離開關電動操作失靈應如何檢查處理?
答:隔離開關電動操作失靈后,首先檢查操作有無差錯,然后檢查操作電源回路、動力電源回路是否完好,熔斷器是否熔斷或松動。電氣閉鎖回路是否正常。
33、隔離開關觸頭熔焊變形、絕緣子破損、嚴重放電應如何處理?
答:遇到這些情況應立即停電處理,在停電前應加強監視。
34、隔離開關拒絕分、合閘應如何處理?
答:(1)由于軸銷脫落、楔栓退出、鑄鐵斷裂等機械故障,或因為電氣回路故障,可能發生刀桿與操作機構脫節,從而引起隔離開關拒絕合閘,此時應用絕緣棒進行操作,或在保證人身安全的情況下,用板手轉動每相隔離開關的轉軸。
(2)拒絕跳閘。當隔離開關拉不開時,如系操動機構被冰凍結,可以輕輕搖動,并觀察支持瓷瓶和機構的各部分,以便根據何處發生變形和變位,找出障礙地點。如果障礙地點發生在隔離開關的接觸部分,則不應強行拉開,否則支持瓷瓶可能受破壞而引起嚴重事故,此時只能改變設備的運行方式加以處理。
35、隔離開關合不到位如何處理?
答:隔離開關合不到位,多數是機構銹蝕、卡澀、檢修調試未調好等原因引起的,發生這種情況,可拉開隔離開關再合閘。對220KV隔離開關,可用絕緣棒推入,必要時應申請停電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