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前,造成23人死亡的兩起重特大火災事故,使全國最大的童裝生產基地、被譽為"童裝之都"的浙江湖州市吳興區織里鎮,因為隱患重重的"三合一"生產模式,而陷入從未有過的發展危機之中。5年后的2011年6月,這個常常每天數次火災的重災區已涅槃成為超過1000天無火災的示范區。
"原來一聽到消防車的警報聲,頭皮都發麻,有了2006年兩起大火,織里再也傷不起了。"吳興區委常委、織里鎮黨委書記陳鑫堂如是說。織里鎮的童裝類"三合一"企業火災隱患曾成為了阻礙湖州市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塊毒瘤,童裝作為支柱產業遭受了重創,而今這里成為了該省消防安全的示范區。
"那時候,我專門跑到那兩起大火的現場去看過。太可怕了,我甚至想過要不回老家算了。"20歲的江西姑娘李玉芬說。當時許多企業的工人都因此萌生了退意,企業的生產一度陷入癱瘓。連生命安全都無法保障,如何能安心發展生產?
2006年10月21日開始,湖州市委、市政府領導在指導火災事故調查時現場決策,對當時該鎮的9700多家童裝企業實行全面停產停業,先后投入資金達3.5億元,按水平隔離和垂直隔離的方式,對全鎮885幢建筑進行了安全改造,完成了架設室外通廊136公里、拆除室外建筑(包括違章建筑)5萬余平方米、調處各類糾紛上萬起的浩大工程。同時,在全鎮設立了業主必須持《織里鎮房屋消防安全認可證》從事童裝類生產經營的監管措施。
另外,"三合一"廠房內還新增了室內分離和室外通道,能夠在發生火災后,為工人贏得足夠的逃生時間和空間。"織里的室外連廊總長136公里,差不多可以到杭州打個來回。"陳鑫堂形象地稱室外連廊為"生命走廊"。
2009年8月,織里鎮既有的童裝"三合一"企業完成全面深化整治。為鞏固織里鎮童裝類企業安全隱患整治成果,吳興區通過創新干部晉升考察機制,將消防工作績效考評納入后備干部晉升考察內容;整合消防、質監、工商、稅務、公安五個部門成立童裝企業綜合管理指揮部。對違反消防安全標準的,堅決果斷綜合運用各種執法手段,對該類企業實行罰款、停產停業整頓、吊銷營業執照、拘留等處分,直至追究業(房)主法律責任。
截至今年6月20日,相關部門已累計執法1800多起。尤其是新《消防法》實施以來,織里鎮在浙江省率先開展了違規場所抽煙的查處力度,2009年以來,共查處織里違法抽煙案件26起,對1名業主,27名員工給予了3到5天不等的行政拘留,對37名業主、51名員工給予了200元到2000元不等的處罰。"從前,業主或工人在生產車間抽煙的現象時有發生,極易釀成火災,如今,這種現象幾乎絕跡。"織里鎮副鎮長沈惠玉對此深有感觸。
從一天數次火警的重災區,到連續1000天無火災的示范區,奇跡般"浴火重生"的湖州織里,所改變的不僅是"三合一"頑疾,還有安全意識與童裝產業模式。
"一千天不是結束,而是新的起點,我們的目標是力爭不失火,確保不死人。"湖州市消防支隊駐織里工作組組長趙剛已在織里從事消防安全監管七年,全程參與了童裝企業的整治、監管工作,是織里鎮由重災區到示范區的權威見證者。
"良好的發展環境,使織里童裝多了一份應對危機的從容。"5年過去了,隨著"三合一"場所整治完成,織里鎮的消防安全水平有了質的飛躍。織里鎮副鎮長沈惠玉說,2009年,在世界經濟遭遇"寒冬"的同時,織里鎮卻奇跡般地實現逆勢飄紅。目前,織里童裝企業已從2006年的近萬家,增至11655家,年產童裝約4億件,銷售收入超過200億元,國內市場占有率約30%。
[本資料為當寧消防網整理(原創、編輯),轉載請注明出處,尊重版權。當寧消防網系專業的消防器材商城,包含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銷售與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