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國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在京召開
中國工業報記者 曹雅麗
12月23日,全國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在京召開。會議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傳達學習貫徹國務院領導同志批示要求,總結2019年工作,分析面臨的形勢,部署2020年任務。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書記、部長苗圩作了題為“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 以更大力度推進制造強國和網絡強國建設”的講話。會議由部黨組成員、副部長陳肇雄主持。部黨組成員、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工業和信息化部紀檢監察組組長郭開朗,部黨組成員、副部長、國家國防科工局局長張克儉,部黨組成員、副部長王江平、辛國斌,部黨組成員、國家煙草局局長張建民出席會議。
會議指出,今年以來,面對國內外風險挑戰明顯上升的復雜局面,全系統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統籌推進穩增長、補短板、調結構、促融合、優環境各項工作,較好地完成全年目標任務。預計全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5.6%左右,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3%左右,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收入增長15%,電信業務總量(上年不變價)增長20%,互聯網行業收入增長20%。
一是黨對工業和信息化領域的領導持續加強。全面加強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制定學習領會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和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實施辦法。扎實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強化監督執紀問責,嚴肅查處典型違紀違法案件。
二是制造業發展質量穩步提升。去產能成果進一步鞏固,一批落后產能依法依規退出。開展工業行業綜合督查檢查,長江經濟帶10省份完成70%的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搬遷改造任務。消費品工業“三品”專項行動扎實開展。啟動先進制造業集群培育工作。制定完成49項強制性國家標準,全行業國際標準轉化率達到80%。深入開展脫貧攻堅,全面完成定點扶貧任務。
三是制造強國建設重點任務加快推進。繼續實施制造業創新中心、智能制造、綠色制造等工程。5G手機芯片投入商用,存儲器、柔性顯示屏量產實現新突破。國際合作扎實開展,中俄寬體客機項目研制穩步推進,中法聯合研制渦軸發動機取得型號合格證,金磚國家未來網絡研究院中方分院在深圳成立。
四是網絡強國建設取得扎實進展。正式啟動5G商用,全國開通5G基站12.6萬個。超額完成網絡提速降費年度任務,“攜號轉網”全國實行,IPv6基礎設施全面就緒。扎實推進電信普遍服務試點。精心組織農村寬帶網絡專項整治。整治騷擾電話、清理“黑寬帶”、打擊“黑廣播”“偽基站”和APP侵害用戶行為等取得明顯成效。
五是兩化深度融合明顯加快。深入實施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戰略,啟動“5G+工業互聯網”512工程。加快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建設。推廣服務型制造、共享制造等新業態新模式,探索人工智能“揭榜掛帥”機制,啟動建設長三角工業互聯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人工智能和車聯網先導區,大數據、區塊鏈等創新應用日趨豐富。
六是行業發展環境不斷優化。推動實施更大規模減稅降費,預計全年減稅降費2.36萬億元,制造業及其相關環節在增值稅減稅規模中占比近70%,小微企業普惠性減稅約2500億元。推動出臺促進中小企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扎實開展清欠行動,清欠金額預計超過6000億元,圓滿完成清償一半以上的目標任務。行業法制建設力度加大。
會議指出,我國發展仍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實現高質量發展具備不少得天獨厚的優勢。我們有全球最完整的產業體系和上中下游產業鏈,有超大規模的市場優勢和內需潛力,有龐大的人力資本和人才資源,有具備較強競爭力的新型基礎設施。尤其是,近年來,全系統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推動工業通信業發展出現諸多積極變化,振興實體經濟特別是制造業成為各方共識,制造業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實步伐,探索出一條制造業加速轉型發展的中國路徑,部分重點領域在全球競爭格局中縮小差距實現并跑甚至領跑,行業管理能力水平不斷提升,抵御風險、戰勝困難、保持長期向好態勢的能力條件得到進一步鞏固和提升,也為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重大機遇奠定了堅實基礎。
會議對2020年重點工作進行了部署。總的要求是,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緊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任務,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圍繞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和推動高質量發展,立足制造強國和網絡強國建設,加快提升工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水平,扎實抓好“六穩”工作,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強基礎、調結構、深融合、防風險,保持工業通信業運行在合理區間,確保“十三五”規劃圓滿收官,更好支撐和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