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電行業持續下行之際,中電聯建議,對暫時有困難的火電企業提供低成本"過橋"資金,降低沖貸成本,避免火電企業虧損面持續擴大。
11月1日,其發布2019年前三季度全國電力供需形勢分析預測報告指出,由于火電上網電價調整、現貨市場試運行、電煤價格持續高于綠色區間、新能源消納及補貼發放滯后等影響發電企業經營及電源結構轉型升級,中電聯建議:穩定電煤價格在綠色區間。
中電聯稱,提高電煤中長期合同的規范性,嚴禁以月度長協、外購長協等捆綁年度長協;完善電煤中長期合同價格條款,綜合考慮減稅降費及煤電上網電價下浮等因素,調整合同含稅基準價及價格區間。
中電聯還建議,努力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改進融資支持機制、完善轉貸應急機制,對承擔電網安全穩定運行、支撐水電外送、滿足高峰時段和特殊時期用電需求等功能的燃煤電廠在融資成本上給予優惠,對暫時有困難的火電企業提供低成本"過橋"資金,降低沖貸成本,避免火電企業虧損面持續擴大。
稍早前,國內發電央企大唐發電披露三季報,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690.44億元,同比減少0.0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4.72億元,同比減少16.42%。
市場集中于經濟較發達地區的浙能電力公告,公司2019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總收入396.6億元,同比下降7.9%;實現歸母凈利潤36.3億元,同比下降3.4%。
華電能源的前三季度則陷入虧損,其稱,由于煤炭價格持續在高位運行,且供應緊張,始終給公司帶來巨大的成本上漲壓力,特別是今年三季度以來,受雨季、煤炭主供應商設備檢修等因素影響,長協合同煤兌現不足,公司被迫采購價格較高的市場煤補充供應缺口,導致燃料成本進一步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