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該文介紹了配網線路的線損概念、分類、影響因素以及減少線損的管理措施和技術措施.。線損管理是一項綜合的管理工作,更是一項長久艱巨的任務,要堅持用科學手段加強線損管理,用先進技術完善電網結構,才能更好降低線損,提供供電企業的效益。
1.線損的概念
線損指的是以熱能形式散發的能量損失,即為電阻、電導消耗的有功功率。
2.線損產生的原因
電能在傳輸過程中產生線損的原因有以下幾方面:
a) 電阻作用:線路的導線,變壓器,電動機的繞組,都是銅或者鋁材料的導體。當電流通過時,對電流呈現一種阻力,此阻力稱為導體的電阻。電能在電力網傳輸中,必須克服導體的電阻,從而產生了電能損耗,這一損耗見之于導體發熱。由于這種損耗是由導體的電阻引起的,所以稱為電阻損耗,它與電流的平方成正比,用式子 表示。變壓器,電動機等繞組中的損耗,又習慣稱之為銅損。
b) 磁場作用:變壓器需要建立并維持交變磁場,才能升壓或降壓。電動機需要建立并維持旋轉磁場,才能運轉而帶動生產機械做功。電流在電氣設備中建立磁場的過程,也就是電磁轉換過程。在這一過程中,由于交變磁場的作用,在電氣設備的鐵芯中產生了磁滯和渦流,使鐵芯發熱,從而產生了電能損耗。由于這種損耗是在電磁轉換過程中產生的,所以稱之為勵磁損耗,它造成鐵芯發熱,通常又稱之為鐵損。
3.線損的分類
在電力網傳輸分配過程中產生的有功功率損失和電能損失統稱為線路損失。
線損的種類可分為統計線損,理論線損,管理線損,經濟線損和定額線損等5類。
A. 統計線損
統計線損是根據電能表指數計算出來的,是供電量與售電量的差值。其線損率計算公式為[(供電量-售電量)/供電量]100%
B. 理論線損
理論線損是根據供電設備的參數和電力網當時的運行方式及潮流分布以及負荷情況,由理論計算得出的線損。
C. 管理線損
管理線損是由與管理方面的因素而產生的損耗電量,它等于統計線損(實際線損)與理論線損的差值。
D. 經濟線損
經濟線損是對于設備狀況固定的線路,理論線損并非為一固定的數值,而是隨著供電負荷大小變化而變化的,實際上存在一個最低的線損率,這個最低的線損率稱為經濟線損,相應的電流稱為經濟電流。
E. 定額線損
定額線損也稱線損指標,是指根據電力網實際線損,結合下一考核期內電網結構,負荷潮流情況以及降損措施安排情況,經過測算,上級批準的線損指標。
4.影響線損的第一大因素;"竊電因素"
A.竊電者為了達到目的,千方百計使竊電方法更隱蔽。
隨著科技知識的普及,竊電者的手段和方法也在發生變化。用電管理人員要針對各種竊電行為進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并采取相應的對策,現將部分竊電方法分析如下;
(1) 高技術竊電方法;使用交、直流充磁設備竊電。對電能表進行遙控竊電。修改電子表的程序竊電。使用升壓倒表器竊電等。
(2) 表外接線竊電;在變壓器二次接線柱上直接接線。在低壓電源線上直接接線。在電能表背后墻上鉆眼進行表外接線。在電能表電源側PVC管上及墻上鉆眼接線等。
(3) 撬開計量箱(柜)改變電能表的正確接線竊電。
(4) 分流竊電;在低壓CT一次分流,二次分流。在接線盒、表尾、表內等處分流。在高壓計量箱、高壓CT一次分流。
B.影響線損的第二大因素;"漏計電量因素"
由于內部原因,在進行計量改造、輪換計量裝置時出現了一些工作失誤及故障、老化等漏計電量因素影響線損。具體分析如下;
(1) 計量差錯;錯誤接線。安裝CT時將安匝串錯。電能計量用互感器、接線盒、表尾處螺絲未緊固或螺絲壓線外皮虛接等。
(2) 計量故障;電表的電壓線和CT一次鋁線直接聯接氧化斷線。PT保險斷。表內故障。互感器、電能表、接線盒、二次線燒壞等。
(3) 計量老化;CT、電能表、二次線、接線盒等處老化漏計電量。
(4) 計量配置不合理; CT變比配置過大造成大馬拉小車及未按計量規程使用S級CT。二次線截面小于規程規定。沒有按要求使用與CT相匹配的1.5(6)A電能表等。
|<12>>
(三) 影響線損的第三大因素;"抄表、注帳因素"
在一些抄表、注帳、施工安裝等工作環節中,因一些工作人員責任心不強或工作失誤等原因,影響了線損的準確性。具體分析如下;
(1) 抄表不到位;不抄(找不到表位、表位過高、表在室內、單相表表盒老化看不見表底等),少抄。估表等。
(2) 錯抄;抄錯表位。抄錯表底。電表交叉抄錯等。
(3) 改變抄表時間;
(4) 注錯帳;注錯倍率。注錯表底。注錯(建錯)線路、臺區或本號。調錯帳。
知道了線損的概念、分類以及影響因素,下面簡單談一下降低線損的技術措施和組織措施
5.技術措施
針對電網電能損失的規律采取相應的技術措施,就能以少的投資取得最大節電效果,實現多供少損,提高電網經濟效益的目的。
首先,改善電網結構。在電網的規劃建設與改造過程中,要科學設計合理布局。電源應設在負荷中心,線路由電源向周圍輻射。合理布局,縮短供電半徑,避免近電遠供和迂回供電。10kV線路供電半徑應不大于15km,0.4kV線路供電半徑應不大于0.5km。
科學選擇導線截面。增加導線截面會降低導線電阻,減少電能損耗和線路壓降。但考慮到經濟原因,在選擇導線截面時,應按從線路首端到末端,從主干線到分支線由大到小的順序選擇階梯型導線截面。低壓主干線按最大工作電流選取導線截面,禁止使用單股、破股線。
使用節能型變壓器,并合理選擇容量。因地制宜提高功率因數。功率因數的高低對電能損失的影響非常大。功率因數降低,則有功功率將隨之降低,使設備容量不能得到充分利用。功率因數低會增加輸、配電線路中的有功功率損耗和電能損耗。功率因數降低,還使線路的電壓損失增加,結果在負載端的電壓下降,會嚴重影響電動機及其他用電設備的正常運行。特別在用電高峰期,功率因數太低,會出現大面積電壓偏低,用電設備不能啟動。提高功率因數的途徑主要有:
采用降低各變電、用電設備所需的無功功率,改善其功率因數以提高自然功率因數。
合理選擇變壓器容量。
采用無功補償提高功率因數。根據目前農村臺區現有狀況,在配電變壓器低壓側并聯電容器進行補償和在負荷大的線路上若干點并聯補償電容器進行補償。投資小,效果也較為明顯。
6.管理措施
(1)加強封鉗管理,對各專業班組、相關人員封鉗印保管進行規范,對檢查完的大宗、非普用戶計量裝置的門共同加計量班和線路責任人的雙封,任何個人和班組不得單獨打開雙封,如懷疑計量裝置有問題需計量班人員和線路責任人同時到場共同打開檢查,起到互相監督的作用。
(2)加強計量管理。
(3)功率因數管理;每月應計算每條10KV線路的平均功率因數,合理進行無功補償。對功率因數不符合要求的用戶,嚴格按照全國供用電規則的有關規定進行管理。
王剛 胡文東(邯鄲供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