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利益至上的指導下,11月4日,美國正式通知聯合國環境署,啟動退出《巴黎氣候協定》。面對全球最大的無賴,聯合國該如何實現將全球變暖控制在1.5°C(而不是2°C)的目標?環境署給出了十點建議。
1. 到2030年,將太陽能發電量增加10倍以上,達到5 TW,風力發電量增加5倍,達到3 TW,這將滿足每年全球用電量的50%;
2. 到2030年,每年需要為5千萬輛電動汽車生產的電池將增加50倍,此外還要投資更多的儲能解決方案以適應太陽能和風能的增長;
3. 到2030年,每年投資超過1.5萬億美元,用于電網的擴展和加固,包括超高壓傳輸網絡和廣泛的需求響應解決方案;
4. 到2030年,需要更快地降低全球能源強度(單位產出的能源消耗),從我們目前預期降幅每年約2.5%調整到每年3.5%;
5. 更好更便宜的熱泵技術以及改進的隔熱性能;
6. 創建大量的電動汽車充電新基礎設施;
7. 快速而更廣泛地部署碳捕集、碳利用和碳封存裝置;
8. 將綠色氫能和電網中富余的可再生能源發電更多用于建筑供熱、工業和燃料運輸;
9. 對于重工業部門:提高制造過程電氣化程度,包括電加熱。可再生能源自發自用與儲能解決方案相結合;
10. 大規模的鐵路擴展,用于城市通勤、長途客運和貨運;
由于美國退出《巴黎氣候協定》并計劃更多地開采天然氣資源,從今天開始,我們盡管可以使用可再生能源發電,但如果只是依賴可再生能源一點,我們仍將無法實現2°C的控制目標,更不用說1.5°C。因為要實現2°C的控制目標,科學家認為每年能源強度需要減少4.8%,這幾乎是不現實的。
如果世界要避免全球變暖,則制定政策必須同時應對至少三個方面:更高的能源效率,更多的可再生能源以及工業規模的碳捕集CCS。還要采取除可再生能源發電外的各種技術和可能,甚至說:每個人都要努力少消耗些能源。
期望這些技術真的可以將排放差距縮小到遠低于2°C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