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實際工程中, 常常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當電纜線路過長時, 線路中的殘余電壓較高, 尤其是突然通 或斷的過程中, 瞬時高壓足以使繼電器誤動作, 下面 介紹我們實際工作中的一個例子, 并淺談幾種解決 方法。
具體現象為: 在進行電機的就地按鈕盒操作時, 按啟動按鈕, 電機正常運轉, 按停止按鈕, 電機停止 運行, 但是松開按鈕后, 電機又自行啟動, 這是一個 極不正常的現象, 同時也對設備及人身安全有很大 危險, 為此我們進行了認真分析和試驗, 最后解決了 這個問題。
1試驗分析
1. 1斷開電機一次回路, 僅對其控制回路進行檢查 和傳動, 控制回路接線正確, 與設計圖紙相符。
1. 2在檢查控制回路接線正確后, 做傳動試驗, 仔 細觀察 HJ 和 T J 動作情況, 在 T J 動作的時候 HJ 頻 繁誤動。 經測量發現: 在正常合閘狀態下, HJ 線圈兩 端電壓為 70V; 在停止狀態下, HJ 線圈兩端電壓為 70V ; 電機正常啟動后, 分閘瞬間 HJ 線圈兩端電奪 瞬時高達 160V; 分閘瞬間產生的瞬時高壓在 1 秒后 降到 100V 以下。按理論分析, 正常情況下 HJ 線圈 兩端電壓應為 0V 〉
1. 3根據以上現象對 HJ、 J 動作情況進行重新試 T 驗, 發 現 HJ、 J 的動 作電壓為 130V, 返回 電壓為 T 120V。
通過以上試驗及測量結果分析可知: 這一現象 產生是由于控制回路在分閘瞬間產生的高電壓而造 成 HJ 誤動的。
|<12>>
從理論上講, 跳閘后 HJ 線圈兩端電壓應為 0, 而實際上是 70V。 其主要原因是由于電纜線路較長, 而且系統的接地方式和接地點的情況不太好, 產生 了很高的感應電壓造成了這種情況。這里的感應電 壓主要是自感電壓。電纜線路本身有一自感:
L = W/ I ,
式中: I 為導線中通過的電流, W 為自感磁鏈, 那么就有W = LI,
有了自感磁鏈就會產生自感電動勢:
e L = - dW/ dt = - L di/ dt ,
此式的意義是: 自感電動勢的大小在電纜長度 不變時與 di/ dt 成正比, 負號表示自感電動勢的方 向與電流的變化方向相反。 當跳閘的時候, 控制回路 斷開, di/ dt 減小, 根據楞次定律可知, 自感電動勢的 方向與電流的方向相反, 阻礙了 HJ 線圈兩端的電 奪的減小, 致使其電奪下降變緩而引起誤動。
2針對以上試驗分析, 我們決定從兩方面入手解決
2. 1消除或降低控制回路中的感應電壓。
2. 2通過 HJ 和 T J 的動作時限的配合, 避開瞬時 感應高電壓。
3解決方案
3. 1將系統中所有控制盤柜及控制箱的接地線進 行檢查, 并將不可靠的部分與地作了良好連接。
3. 2將系統中所有控制電纜屏蔽接地線進行檢查, 并將不可靠的部分與地作了良好連接。
3. 3將配電柜控制回路至就地端子箱及按鈕盒的 電纜中感應電壓較低的備用芯改用在現在的控制回 路中, 將拆下的感應電壓較高的電纜芯同其它電纜 備用芯一并接地。
3. 4增加接地點, 將系統部分控制電纜備用芯進行 良好的接地。
3. 5在 HJ 回路中, 串聯大小適中的電阻, 以消除 或減少感應電壓。
3. 6對控制回路進行改造, 將控制回路中 HJ 的延 時接點改為瞬動接點( 拆除運行不穩定的延時繼電 器) , 以保證 T J 在 HJ 可靠斷開后返回。
通過以上處理后, 各電機控制回路中感應電壓降低為 20V 左右, 按停止按鈕后, 自啟動的現象已完全消除, 保證了電機的正常運行。
這種現象易發生在按鈕盒與電源控制柜距離較遠的情況下, 因此, 在設計和施工中要考慮到電磁感應電壓的影響, 避免這種現象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