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互聯網平臺群雄并起,誰能笑到后?
工業互聯網平臺“越來越擁擠”了。
8月27日,在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廣東省通信管理局等單位聯合主辦的2019中國工業互聯網大會暨粵港澳大灣區數字經濟大會的工業互聯網應用場景特色展廳里,金蝶(0268.HK)和中國聯通宣布成立合資公司云鏑智慧,云鏑智慧推出云鏑工業互聯網平臺。云鏑智慧總經理張劍云現場放話,希望在2023年,云鏑工業互聯網平臺能連接10萬家企業、100萬臺設備,到2025年,公司能上市。
云鏑工業互聯網平臺能否以張劍云期許的速度成長還未可知。當它跟世界打招呼時,直接先跟競爭對手狹路相逢了:在云鏑智慧發布會現場的左手邊,是徐工信息的展位,正在展出漢云工業互聯網平臺。發布會現場的右下方,是華為的展位,正在展出華為Fu-sionPlant工業互聯網平臺。這兩個平臺在8月26日入選工信部2019跨行業跨領域工業互聯網平臺(以下簡稱“雙跨平臺”)的公示名單。雙跨平臺名單共選出10家公司搭建的10個工業互聯網平臺。非常湊巧,這10家公司均在展廳內布展。
同樣在8月27日,第二屆工業互聯網高峰論壇在智博會上舉行,又是一輪對工業互聯網的密集討論。
工業互聯網的概念,由GE在2012年提出,盡管出道時間不長,卻吸引了全球的關注。
Accenture對工業互聯網的展望和市場定位報告顯示,2020年,全球工業互聯網領域的投資規模將超過5000億美元;預計2015年-2030年期間,工業互聯網將為中國GDP帶來約1.8萬億美元的增長。
中商產業研究院的數據預測,2020年中國工業互聯網的市場規模將達到7000億元。還有研究機構更為樂觀,認為能達到萬億元級別。
政府層面相當重視培育工業互聯網。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期間,工信部對于工業互聯網的發文已有6份。2019年,“工業互聯網”被寫進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
市場存在著巨大的想象空間,政策加持下,在過去兩年間,工業互聯網平臺如雨后春筍般涌現:2017年,海爾發布COSMOPlat、樹根互聯發布根云、用友網絡發布精智。2018年,美的集團發布M.IOT、阿里云發布supET、飛龍、飛象……據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統計,全國各類型的工業互聯網平臺數量達數百家,有一定區域影響力或行業影響力的平臺有50多家。
目前,建設工業互聯網平臺的勢力主要為兩方,一是以工業富聯、海爾智家、美的集團為代表的有制造基因的企業,熟悉工業流程和場景。二是以華為、阿里、用友為代表有IT基因的企業,在數字化方面有優勢。
可以預測的是,未來還會有更多的工業互聯網平臺涌現。等待著這些新生平臺的,不光是有力的政策扶持、藍海般的市場,還有商業模式的試錯、自身實力的錘煉、生態圈的搭建,機遇與挑戰長期并存。
尋找市場
工業互聯網平臺,指可集成工廠內外部各種數據、服務、用戶等資源,在集成資源的基礎上能提供工業數據分析、工業應用支撐和工業應用的平臺。各家企業推出的工業互聯網平臺架構可能有所差異,基本包括邊緣層、IaaS層、PaaS層和SaaS層(IaaS、PaaS、SaaS,是云服務的三種模式)。
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發布的《工業互聯網平臺通用要求》里總結,工業互聯網平臺基本包括邊緣連接層、云基礎設施層、平臺基礎能力層和基礎應用能力層?!度蚬I互聯網平臺創新發展白皮書(2018-2019)摘要版》顯示,2017年全球工業互聯網平臺市場規模為25.7億美元,預計2023年將增長至138.2億美元,年均復合增長率可以達到33.4%。從全球范圍看,美國的平臺有先發優勢,中國的制造業規模雖已居全球首位,但中小型企業數量龐大,工廠的自動化、數字化水平比較低,限制了工業互聯網平臺的應用土壤。
在2019中國工業互聯網大會上,華為云服務的架構師(華為的工業互聯網平臺由華為云負責)、海爾COS-MOPlat的銷售人員、美云智數(美的集團的工業互聯網平臺由美云數智負責)的銷售人員和阿里云的技術人員,均不約而同地向經濟觀察報記者反饋,目前很難打開工業互聯網平臺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