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巍峨聳云天、千里豐碑望不斷的山西太行山地區和遼闊的關中大地,浩大的光伏盛宴已經如火如荼的展開。2019年6月,山西長治黎城、陜西銅川兩個光伏發電技術領跑基地項目成功并網。
長治黎城250MW、銅川500MW光伏發電技術領跑基地項目是中國首批光伏發電技術領跑基地,是國家能源局及有關部門推出的升級版“領跑者計劃”,旨在促進光伏技術產品應用和產業升級,通過建設技術光伏發電示范基地、新技術應用示范工程。
禾望秉承“為客戶創造價值,構建綠色生態鏈”為使命,以“保住綠水藍天、造福子孫后代”為己任。目前已為國家首批技術領跑基地中的兩個項目提供了全球、雙面組件專用的2MW集散式逆變系統解決方案。
2MW集散式系統
以優技術助力國家首批光伏發電技術領跑項目
集散式逆變方案與雙面組件的完美組合—基于整體造價成本、電站地形、技術性等原則,長治黎城150MW、銅川150MW項目均采用禾望雙面組件專用的2MW集散式逆變方案、集散式逆變系統轉換效率99%以上。集散式匯流箱智能多路MPPT技術+DC/DC升壓。項目采用隆基“智匯PRO+”解決方案,組件選用業內的單晶P型PERC疊片雙面組件,轉換效率達到20.66%,系統各方面都采取的配套產品,名副其實地強強聯合,實現系統優化,可能提升發電量。
全球MPPT路數的集散式產品。禾望研發核心團隊具有15年左右電力電子行業經驗,研發的集散式產品每2路組串1個MPPT,單MW標配達96路MPPT,是集中式產品的40倍以上。特別對于這兩個領跑者項目均為復雜的山地地形,多路MPPT大大降低了因組件參數不一致、局部陰影、仰角差異等因素導致的效率損失,多路MPPT可提升發電量2%~20%。
更高的交直流電壓、更低的線損,更高的系統效率。經過集散式匯流箱的DC/DC單元升壓后,其輸出電壓(即逆變器的輸入電壓)升高到800V,對應逆變器的輸出電壓可以提高到520V, 電壓的提高使得直流線纜傳輸損耗、交流線纜傳輸損耗和逆變器自身損耗都大幅下降,系統效率可提升1%以上,從而提高系統發電量。
集散式匯流箱
優的功率密度集散式逆變器產品。禾望集散式逆變器經過三代的優化,功率模塊采用獨立風道設計,一方面保證冷風不直接經過功率模塊,減小積灰短路故障,保證功率模塊的運行壽命。另一方面,由于采用獨立風道,減小風阻,即冷風經散熱器,通過離心風機將熱量帶走,減小機柜熱量。其中散熱器使用熱阻更小、導熱率更高的材料以便于散熱。
逆變器風道設計示意圖
另外禾望集散式方案,兼容性強、布局結構簡單。采用分布式MPPT跟蹤集中逆變并網方案, PV組件和直流端電纜的布置設計與傳統集中式光伏電站相同。并在每臺逆變器標配防PID模塊,解決了組件的電勢誘導衰減所造成電量損失的難題。
以優的投資收益率 為客戶創造高發電、高可靠性、高智能和易維護的三高一易價值
隨著我國光伏行業的發展,光伏領跑者基地作為光伏向平價上網的示范項目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具備“技術性”與“成本”優勢的設備廠商在平價上網項目中必將是客戶。山西長治黎城、陜西銅川兩個領跑者通過經濟性對比分析,采用禾望2MW集散式方案,綜合成本降低了近2分/Wp,300MW的項目共節省了約600萬,并且發電量得到了巨大提升。
高發電量—通過系統優化及合理的軟硬件設計,可提高系統整體發電效率至少3%,約合每年多發5萬度/MW。
高可靠性、全國早批量發貨的集散式廠家—2013年早發貨的集散式逆變器已經有6年的運行時間,從西伯利亞寒冷地區、云貴高原高海拔,再到高溫高濕海上水面等惡劣環境,禾望逆變器都經受住了嚴寒酷暑的考驗,至今運行良好,以“高可靠性、高發電量”一直獲得客戶的青睞。
結構模塊化設計、高智能易維護—禾望集散式方案采用更強的處理器,具有動態MPPT自適應學習與優化功能, PV組件短路、開路和衰減預報功能,以及匯流箱內部電弧檢測功能,更易進行故障精確定位和維護,實現電站智能化維護;同時,采用模塊化、歸一化設計理念,達到好安裝易維護的目的。
山西長治黎城、陜西銅川領跑者項目的并網不是禾望的終點、而是新的起點。禾望始終堅持通過技術和服務上的創新,不斷為客戶創造價值,一直提供的技術方案,與社會各界同仁一起來推動光伏產業的發展與升級。
原標題:國家首批技術領跑基地,禾望集散式方案搶占制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