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機構普遍看好光伏產業未來前景 根據申萬宏源研究員觀點,光伏發電已在全球一半以上國家實現平價上網,光伏產業迎來發展黃金期。隨著能源電力化、電力清潔化,未來全球電力需求增速為一次能源消費增速的4倍,電力需求占一次能源比重穩定上升。預計今明兩年全球光伏裝機將分別達到120、145GW以上,2025年市場空間有望達到270-300GW,年化增速約15%。 上海證券也表示,光伏方面,多晶硅片價格止跌,電池片端有較大幅度從單晶產線切換到多晶,因此多晶硅片的下跌趨勢預計可以稍緩。PERC電池片上周成交價落大多在每瓦0.90-0.92元人民幣,由于已經跌破舊PERC產線的現金成本水位,預期價格已經接近今年度低點,難以不斷下探。國內組件需求可能需至九月才能夠明顯的拉動,海外市場也將步入旺季,四季度或將是今年需求最旺盛的時刻。 新時代證券認為,下半年光伏增長趨勢明確,國內平價、競價項目由于政策啟動較晚,7、8月份仍在前期準備階段,預計9月份國內需求會逐步啟動,四季度迎來裝機高峰。事實上,經歷了7月份以來需求的階段性下行,目前價格已接近底部,產業內對于價格的預期已經不再悲觀。9月份國內外需求將陸續啟動,光伏產業鏈價格有望迎來拐點。 招商證券認為,光伏產業鏈中,電池環節的技術仍在快速進步與迭代,繼p-PERC快速推廣之后,N型電池開始受到業內越來越多的關注或認可,在各類N型電池中,異質結電池(HIT)由于效率更高,在部分市場已具備一定的經濟性。目前主要參與方規劃規HIT產能超過15GW(不包括山煤、鈞石合作項目),預計明年將有4-7GW以上的產能投放,2020年可能是HIT的產業化元年。 安信證券指出,國內外需求旺季即將來臨。國內競價政策7月初正式落地,考慮1-2個月啟動準備期,國內需求將在9月份大規模啟動。單晶PERC電池片價格將觸底反彈。同時考慮到全球市場下半年組件需求超70GW,環比增長超60%,光伏行業高景氣度延續,而硅料、單晶硅片等環節由于產能偏緊也存在漲價預期。 光伏產業鏈重點公司介紹 從產業鏈角度來看,光伏產業主要涉及上游的晶硅、組件、電池片和設備等環節,中游和下游涉及光伏電站的建設、發電運營等環節。光伏行業盈利的微笑曲線呈現上游盈利能力高于中下游的特點,也就是晶硅、組件、電池片等環節盈利能力強于電站建設和運營。 同時,隨著供給側競爭,光伏產業的集中度也在不斷提升,在行業的規模越大,效益越好,基本面越占優勢的企業在新一輪的景氣周期中無疑獲益最大,因此,光伏產業的細分龍頭公司尤值得關注。 隆基股份(601012):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單晶硅片、電池以及高效組件制造商,是全球光伏同業中市值最高的企業。截止2018年,隆基已將旗下單晶硅片和組件產能分別擴張至28GW及8.8GW,同時在單晶硅片市場獲得了超過40%的市場份額。 截至2018年末,公司單晶硅、電池片、組件產能分別為28GW、4GW、8.8GW,預計2019年產能將分別增長30%、150%和80%,預計2021年產能較2018年將分別增長130%、400%和240%。一季度凈利潤6.11億億,同比增長12.54%;預計中報凈利潤19.61億元至20.91億元,增長幅度為50%至60%。(對應二季度凈利大幅增到13.5億元-14.8億元)。 通威股份(600438):下屬永祥股份是國內最早從事太陽能級多晶硅技術研究和生產的企業之一,下屬合肥太陽能17年電池產能、產量全球領先;公司以多晶硅、太陽能電池為主業,同時致力于"漁光體"等終端電站的投建及運維;截至一季度末,公司多晶產能從2萬噸擴至8萬噸,同比增長300%,公司高純晶硅產能進入了全球前三行列。 公司2019年1-6月實現營業收入161.24億元,同比增長29.39%,電氣設備行業已披露半年報個股的平均營業收入增長率為14.8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4.51億元,同比增長58.01%。 中環集團(002129):公司以單晶硅為起點,覆蓋光伏全產業鏈,包括太陽能硅片、太陽能電池片、太陽能模組、集中式光伏電站、分布式光伏電站,公司太陽能級高效單晶硅片市場占有率全球第一;17年新能源行業收入87.88億元,營收占比91.13%。 2019年上半年實現營收79.42億元,同比增長22.91%;凈利潤4.52億元,同比增長50.69%。 公司的單晶硅片的全球市占率約30%。該公司稱,未來五期項目建設達產后,產能將突破56GW,全球市占率將達45%。 陽光電源(300274):公司主營業務是光伏逆變器、風能變流器及其它電力電源的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公司為全球光伏逆變器龍頭(國內市占率30%,國外市占率15%),國內最早從事逆變器產品研發生產的企業;陽光電源 Sunaccess系列光伏逆變器涵蓋3-3000千瓦功率范圍,是最受全球歡迎的中國光伏逆變器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