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談到新興技術與智能制造時,數字化無疑是一個避不開的關鍵詞。那么,今天為什么會如此強調數字化呢?當下數字化技術發展如何?在進博會期間舉行的2018智能科技與產業國際合作論壇上,ABB亞洲、中東和非洲地區總裁顧純元,解析了當下數字化在新能源與智能制造方面的應用狀況與發展前景。
一個基本的共識是,數字化為企業帶來的效益規模是巨大的。然而,盡管當下數字化應用在信息、通訊、傳媒、金融等行業的應用已經很成熟了,但是在工業界,仍舊處于起步階段。"其中的一個原因就是,進入數字化以后,需要更多的技術,跟我們的傳統制造業、傳統工業相比,核心競爭力還是有很大的區別。"顧純元說。
在過去,元器件產品是不需要數字化的,而現在,數字化卻是必不可少的。數字化帶來的好處是互聯互通,可以為客戶提供很好的服務,比如監控,ABB在成都沃爾沃工廠為270臺機器人提供互聯監控,能夠降低故障率。在這樣的情況下,一旦發生故障,去服務之前就知道大概會出問題,也就可以帶去正確的東西,配置正確的人員,極大地提高服務響應效率,減少宕機時間,"礦山、大型煤礦等內的安全關鍵設備,ABB專家可以提供24小時全天候服務,為客戶快速生產可預見性,安全可靠",顧純元稱。
他還分享了ABB在海德堡低壓電器工廠實現數字化工廠的案例,同樣一個工廠在不增加廠房面積的情況下,數字化工廠的產能可以提高兩倍,生產八千種不同的產品。"如果沒有先進的智能化生產數字化的生產流程和生產工藝手段,不能實現。智能化生產不光能提高生產效率,而且提高產品質量,每一個關鍵零部件都有實時監測跟蹤質量控制。"顧純元強調。
而在新能源領域,數字化技術也同樣不可或缺。從供應端來看,可再生能源引入后,發電不是過去傳統火電、核電、水電是可控的,發電的質量、數量取決于天氣。從需求端來看,未來越來越多用戶從傳統工業用戶、家庭、基礎設施用戶轉到電動汽車等領域,電動汽車充電就不是像過去家庭用電那么有規律。智能化自動化的概念要更多地引入能源領域而在顧純元看來,不論是做產線還是人工智能,未來最大的需求、最大的市場肯定在中國。
不過,他也指出,目前中國和世界各國一樣,數字化發展的瓶頸在人才。要引進新的技術,數字化技術,這時候人才,多學科人才未來是瓶頸,這方面希望行業包括國家企業共同推進,這需要一個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