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图118论坛118网_免费毛片看_国产成人精品男人免费_91aaa免费观看在线观看资源 _2021黄色视频

當前位置: 首頁 >> 技術前沿 >> 正文

抓夾建議四個方面開展新型電力市場建設

電氣800網 2021-10-14 01:10:18  來源: 中國能源報 

在我國的碳排放結構中,能源行業碳排放占比超過80%,電力行業碳排放在能源行業中的占比超過40%。建設新型電力系統可從源頭大幅降低碳排放,從系統結構、運行方式上推進能源革命,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基礎支撐。

從系統供需結構上看,新型電力系統主要由兩類基礎要素構成:一是電源主體從傳統的以火電為主轉變為以風電、光伏發電等新能源為主;二是支撐系統安全穩定運行的多種靈活性資源,包括轉變職能角色的火電資源和抽水蓄能、電化學等儲能資源,以及亟待深度挖掘的廣大負荷資源。從系統演化及運行方式上看,新型電力系統呈現“雙峰”“雙隨機”等特征,其中“雙峰”即新型電力系統在夏季、冬季均出現負荷高峰,且峰谷差逐漸擴大,對系統的調峰調頻能力提出了新要求;“雙隨機”即新型電力系統的供給側與需求側均呈現隨機性特征,對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行提出了新挑戰。那么,新型電力系統如何在補貼退坡趨勢中實現可持續發展?如何與碳交易市場等相關舉措協同?筆者認為,構建匹配的新型電力市場,是新型電力系統安全穩定有序發展的重要支撐。

新型電力市場以風電、光伏發電等新能源為供應主體,以火電、儲能、負荷等靈活性資源為輔助服務主體,與碳交易市場和綠證交易市場關聯協同,可充分釋放各主體的市場價值,體現電力商品的經濟、低碳、綠色價值。具體而言,建設新型電力市場具有以下重要意義:

為新能源持續穩定發展提供市場平臺。新型電力市場將推動風電、光伏發電等新能源提升發展水平,全面參與市場交易,在競爭中實現健康發展;全面替代政府補貼機制,大幅減少政府財政壓力。

支持靈活性資源獲得合理收益,體現其價值。新型電力市場可充分挖掘火電、儲能、負荷等靈活性資源的潛能,支撐系統安全穩定運行,并為其獲得合理收益提供市場平臺。

有效梳理電力與碳排放等關系,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新型電力市場可緊密關聯碳交易市場和綠證交易市場,協調電力與碳排放、能源綠色價值的關系,并與其他外部市場協同發展,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

結合市場結構、市場功能、外部屬性等新內涵和外延特征,新型電力市場建設需解決市場機制、協同機制、靈活性資源支持、關鍵技術支撐等問題。

構建系統完整的市場機制是關鍵。在當前的電力市場中,電力中長期和現貨交易機制主要面向火電設計,因此,需建立健全符合新能源物理、經濟、環境等多方面特點的新型電力市場交易機制。在支撐新能源并網消納的靈活性資源市場機制建設方面,應厘清火電、儲能、負荷等資源靈活性價值,設計符合其價值的多品種輔助服務市場機制。此外,屋頂光伏等分布式能源是新型電力系統的重要組成,應充分考慮其分散、體量小、靠近需求側等特點,建立點對點等靈活多樣的分布式發電交易市場機制。

綠證交易市場、碳交易市場協同發展是基礎。要建立上述兩大市場的碳成本傳導機制、電力碳排放價格形成機制。同時,新型電力市場與綠證交易市場是風電、光伏發電等新能源通過市場方式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依托,構建協同機制將合理體現新能源的電力屬性價值與綠色價值,也是新型電力市場、綠證交易市場、碳交易市場有序發展的關鍵。

需挖掘、調動系統的調節資源,提升市場靈活性。應加快轉變火電職能,推進火電靈活性改造,從電源側提供充足的調節資源;深度挖掘負荷側資源,實施電力需求響應;加大抽水蓄能、電化學等儲能設施建設規模,凸顯儲能靈活性調節作用……這些措施將提升、釋放新型電力市場的靈活調節能力。

關鍵支持技術不可或缺。風電、光伏發電等新能源出力具有隨機、間歇、波動等特性,為提高新能源的并網消納水平,需配套精準的新能源長、中、短期出力預測技術;開發負荷聚集調控技術,聚合多元分散的負荷資源;完善市場合約的相關計量結算技術,關聯新能源供需的時空分布,研究、厘清靈活性資源的實際作用。

針對以上特點,應從以下四個方面開展新型電力市場建設:

進行新型電力市場頂層規劃設計。建立帶曲線的新型電力市場交易機制,形成適合新能源的交易體系,有效銜接電力中長期和現貨交易。同時,建設輔助服務市場,形成面向火電、負荷、儲能等多元靈活性資源,涵蓋調峰、調頻、備用、電力需求響應等多種模式的輔助服務市場,充分挖掘、釋放靈活性資源的價值。

此外,還需圍繞電價、碳價、綠證價格,對各市場主體的交易行為特征、價格形成機制等進行系統研究,統籌協調發展新型電力市場、碳交易市場和綠證交易市場。

推進新技術研發、新模式應用。應創新能源電力大數據實時監測技術,結合氣象預警系統等技術,提高風電、光伏發電等新能源出力的預測水平。同時,加大多元資源聚合調控技術開發力度,推廣綜合能源服務、虛擬電廠等新模式,實現多元、分散的分布式能源、儲能、負荷等資源靈活聚合調控;加快區塊鏈等信息物理技術在新型電力市場的應用,保障各市場主體智能、實時、公平交易及精準計量結算。

開發新型電力市場仿真平臺。目前新型電力市場尚無政策、案例、數據、經驗等支持,因此需開發電力市場仿真平臺,研究新型電力市場規劃、設計、驗證、優化等問題。仿真平臺應涵蓋綠色電力交易市場、分布式發電交易市場、輔助服務市場、電力需求響應及電-碳協同等內容,應用系統仿真理論與方法,為新型電力市場機制設計、驗證、優化、預測和評價提供決策支持。

開展新型電力市場試點、示范。應因地制宜建設綜合能源系統,整合多元分散資源,通過系統多能互補與源網荷儲一體化管理,以及分布式能源交易實現內部自平衡,以此作為集成系統參與新型電力市場。

同時,建設新能源云平臺,通過數據實時采集系統和處理模塊對發電側、電網側、用電側主體進行電力碳排放監測,為新型電力市場有效運行提供數據支撐,為電力市場與碳交易市場、綠證交易市場協同發展提供平臺。此外,還要積極開展綠電交易,探索帶曲線的綠電交易模式,形成新能源就近消納與跨省跨區交易的同步運行機制。

如前所述,建設新型電力系統,新型電力市場是關鍵,需從頂層設計、關鍵技術研發、仿真平臺建設、試點應用等多方面同步開展,為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實現提供市場保障。

40.5K電氣行業新聞、技術文章投稿QQ:6068734 郵箱:6068734@qq.com
本文相關關鍵詞: 新型電力系統, 電力行業, 碳排放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會員服務 | 隱私聲明 | 公司動態 | 米點云建站 | 免責聲明| 客戶案例 | 聯系我們 Copyright (c) 2012-2019 樂清米點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