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常情況下,電容器投切開關處于斷開狀態,此時電容器并不接入電力系統。但當系統需要補償無功功率時,控制電路將信號傳遞給電容器投切開關,使其閉合。電容器接入系統后,可以通過電容器的無功功率來提高系統的功率因數,從而改善電力質量。當系統不再需要電容器的補償時,控制電路將再次傳遞信號給電容器投切開關,使其斷開。此時,電容器將不再向系統注入無功功率,系統的功率因數將恢復到正常值。
在電容器投切開關的發展過程中,主要經歷了從簡單粗獷到理性精細的4個發展階段。其中,采用交流接觸器的投切方式存在諧波污染大、維護成本高、不適于頻繁操作等缺陷。為了改善這些問題,人們研發出了以可控硅為核心的晶閘管開關(固態繼電器)。晶閘管開關通過電壓、電流過零檢測控制,保證在電壓零區附近投入電容器組,從而避免了合閘涌流的產生,而切斷又在電流過零時完成,避免了暫態過電壓的出現。此外,由于可控硅的觸發次數沒有限制,可以實現準動態補償(響應時間在毫秒級),因此適用于電容器的頻繁投切,非常適用于頻繁變化的負荷情況。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如需更多信息,建議查閱相關文獻或咨詢專業電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