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設計麗水一體化泵站時應將可能同時作用的各種荷載進行組合。
2.麗水一體化泵站沿基礎底面的抗滑穩定安全系數應按(5.4.2-1)式或(5.4.2-2)式計算:
Kc=fΣG/ΣH (5.4.2-1)
Kc=f′ΣG+C0A/ΣH (5.4.2-2)
式中 Kc-抗滑穩定安全系數;
ΣG-作用于泵站基礎底面以上的全部豎向荷載(包括泵站基礎底面上的揚壓力在內,kN);
ΣH-作用于泵站基礎底面以上的全部水平向荷載(kN);
A-泵站基礎底面積(m);
F-泵站基礎底面與地基之間的摩擦系數,可按試驗資料確定;當無試驗資料時,可按本標準附錄A表A.0.2規定值采用;
f'-泵站基礎底面與地基之間摩擦角Φ0的正切值,即f'=tgΦ0;
C0-泵站基礎底面與地基之間的單位面積粘結力(kPa)。
對于土基,Φ0、C0值可根據室內抗剪試驗資料,按本標準附錄A表A.0.3的規定采用;對于巖基,Φ0、C0值可根據野外和室內抗剪試驗資料,采用野外試驗峰值的小值平均值或野外和室內試驗峰值的小值平均值。
當麗水一體化泵站受雙向水平力作用時,應核算其沿協力方向的抗滑穩定性。
當一體化泵站地基特力層為較深厚的軟弱土層,且其上豎向作用荷載較大時,尚應核算泵站連同地基的部分土體沿深層滑動的抗滑穩定性。
對于巖基,若有不利于泵站抗滑穩定的緩傾角軟弱夾層或斷裂面存在時,尚應核算泵站可能組合滑裂面滑動的抗滑穩定性。
3.預制泵站基礎底面應力應根據泵站結構布置和受力情況等因素計算確定。
①對于矩形或圓形基礎,當單向受力時,應按(5.4.3-1)式計算:
Pmaxmin=ΣG/A±ΣM/W (5.4.3-1)
式中:Pmaxmin-泵站基礎底面應力的值或小值(kPa);
ΣM-作用于泵站基礎底面以上的全部豎向和水平向荷載對于基礎底面垂直水流向的形心軸的力矩 (kN·m);
W-泵站基礎底面對于該底面垂直水流向的形心軸的截面矩(m)。
②對于矩形或圓形基礎,當雙向受力時,應按(5.4.3-2)式計算:
Pmaxmin=ΣG/A±ΣMx/Wx±ΣMy/Wy (5.4.3-2)
式中:ΣMx、ΣMy-作用于泵站基礎底面以上的全部水平向和豎向荷載對于基礎底面形心軸x、y的力矩 (kN·m);
Wx、Wy麗水一體化泵站基礎底面對于該底面形心軸x、y的截面矩(m)。
4.設計揚程應按設計流量時的集水池水位與出水管水位差和水泵管路系統的水頭損失以及安全水頭確定。在設計揚程下,應滿足泵站設計流量要求。
5.平均揚程可按(5.4.5)式計算加權平均凈揚程,并計入水力損失確定;或按泵站進、出平均水位差,并計入水力損失確定。
H=ΣHiQiti/ΣQiti (5.4.5)
式中 H-加權平均凈揚程(m);
Hi-第i時段泵站進、出水運行水位差(m);
Qi-第i時段泵站提水流量(m/s);
ti-第i時段歷時(d)。
在平均揚程下,水泵應在高效區工作。
6 揚程應按泵站出水運行水位與進水池低運行水位之差,并計入水力損失確定。
7 低揚程應按泵站進水運行水位與出水低運行水位之差,并計入水力損失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