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召開的城鄉環境衛生整治行動現場會上透出信息,2016年城鄉村莊生活垃圾處理率達到60%左右,有較大幅度提高,但我們城鄉環境衛生發展水平仍不平衡,一些地區依然存在“臟亂差”,且有半數以上村莊基礎設施不完善,三分之一的村莊生活垃圾沒有及時處理,五分之四的村莊生活污水未有效處理。 目前,農村環境治理的主要精力放在生活污染治理上,尤其是在生活垃圾收集上。除了擺放垃圾桶,以及在村道上建造垃圾池,農村就很少再有其他環保設施。對于其他污染源,并沒有什么有效的措施。其實,農村水污染、土壤污染、空氣污染以及噪音污染等并不鮮見,特別是水污染和土壤污染尤為嚴重。農業面源污染防治措施有很多,但多種原因導致落實不到位。 筆者在此建議:一是加大農業政策扶持力度,加強治理污染的決心。污染防治措施落實不到位,缺錢是主要的原因。沒有投入,對策再好只能是空中樓閣。對綠色農業、循環農業的開發與發展,要加大扶持力度,對污染嚴重又無有效治理措施的農業生產,一律取締,讓污染者知難而退。二是農業示范基地的模范作用。鼓勵、推廣農牧結合、循環發展的種養結構,建設可復制的高效農業生產示范基地,打造零排放、無污染的農業生產方式。三是將技術措施廣泛應用于農業生產,讓更多的新技術、新模式能夠在農村推廣,推進農業發展轉型升級。四是加強農村環境保護與污染防治管理監督。建立多部門聯動的環保污染監管與治理協調機構,明確地區農村環境監管和治理職責、目標,解決地區性和跨區域環境污染問題。加大執法力度,對環境污染行為進行頂格處罰。五是提升農民環境保護和污染治理的參與意識。農村環境保護和污染治理,農民是主體。政府要通過多種渠道、采取多種措施,提高農民的農業生產技術能力和水平,減少農業生產中的污染物排放。 {company}(鏈接到{url3}) 銷售熱線:{t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