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農村 面源治理工程 以“大拆大整”“大建大美”為抓手,集中開展違法建筑處置大排查、大拆除、大創建。2017年拆除違法建筑1400萬平方米以上,加快推進沿河舊廠房、舊市場、舊小區等重點片區和節點整治,全面完成“四無”生產經營單位整治。 沿河 “大拆大整” 全面加強城鎮污水處理能力和配套管網建設,提高污水處理率、污水處理廠運行負荷率和達標排放率,全力提升城鎮污水處理水平,2017年全市縣以上城市污水處理率達到92%以上,市區每日新增污水處理能力35萬噸,2017年底前完成17座城鎮污水處理廠的提標改造任務,全市年內建成一、二級污水管網280公里以上,完成雨污分流改造60公里,新增污水處理量200萬噸。 力爭2017年完成清污(淤)1000萬立方米以上,其中劣Ⅴ類水質斷面所在區域河道要于2017年4月15日前完成清淤,2017年7月15日前基本完成全年清淤工作。 繼續推進金屬表面處理、線路板、皮革后處理、移膜革、蝕刻、鹵制品、鑄造等新一輪七類重污染行業整治,加快推進小微企業創業園建設,爭取2017年底前開工建設3010畝。 大力推進畜牧業轉型升級,嚴格執行禁限養區制度,不斷完善線下網格化巡查與線上智能化防控相結合的長效機制,進一步提升保留養殖場污染防治精細化、標準化水平。2017年,全市500頭以上養殖場以及劣Ⅴ類水質區域存欄50頭以上養殖場全部納入在線智能化防控平臺,全年全市化肥減量1700噸,農藥減量20噸。 以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為重點,提升美麗鄉村建設。對106個建制村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實施提標改造;全市建制村生活垃圾集中有效收集處置率達到96%以上,應處理建制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覆蓋率達到30%。 對全市在冊的61840個入河排污(水)口依法整治,規范入河排污口設置。全面清理非法設置、設置不合理、經整治后仍無法達標排放的排污口。完成8個工業集聚區污水“零直排”整治。 按照引得進、流得動、排得出的要求,大力實施引水、調水工程,增強水體流動性,提高水體自凈能力,構建良好的水生態系統。2017年全市要在完成生態調水2億立方米任務的基礎上,爭取完成3億立方米調水。加強河流生態化治理,加大水生態保護與修復力度。 {company}(鏈接到{url3}) 銷售熱線:{t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