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火電裝機容量最大的發電企業華銀電力(600744.SH)經營業績數據有些難看。 前三季度,華銀電力實現營業收入59.69億,同比降12.45%,凈利潤(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下同)虧損9086.95萬,同比降5514.2%。 華銀電力上市首年,實現營收5.2億元,凈利1.56億,有著不錯的盈利能力。但2002至2018年的17年時間,公司基本上陷入了巨虧一年微利兩年的循環中。上市23年,公司累計虧損9.35億。
業績如此糟糕,華銀電力卻從來未被ST,足見其保殼水平之高。公司主要采取兩種方法保殼,一是頻頻處置資產。另一方面,公司存在借用資產減值調節利潤跡象。2015年、2017年,公司大幅計提資產減值準備,次年小幅計提,去年甚至還發生轉回。
近12年扣非凈利11年虧損 近12年來扣非凈利有11年虧損,貴為發電巨頭大唐集團控股子公司,華銀電力的經營業績實在有些不堪。 華銀電力為湖南省火電裝機最大發電企業,1996年上市,至今已有23年。1996年,華銀電力實現營收5.2億,凈利1.56億,毛利率31.97%,凈利率高達29.99%。但這種局面并沒有維持多久。2002年開始,公司凈利急劇下降,當年僅為0.04億,同比降96.13%。2003年、2004年,凈利沒有大的起色,2005年首次陷入虧損,虧損1.84億。2006年,公司實現逆襲,凈利暴增至1.81億,但次年又降至0.15億,降幅達91.83%。 2008年以后,華銀電力的經營不僅沒有起色,反而加速滑落。2008年,公司虧11.81億元,2009年、2010年為0.59億元、0.29億元,2011年又虧1.7億元。2012年、2013年,凈利為0.99億元、0.11億元,2014年又虧1.75億元。緊接著兩年盈利后,2017年虧11.57億元。去年順利扭虧,今年前三季度虧損0.91億元。 至少是從2008年開始至今,華銀電力陷入巨虧一年微利兩面的惡性循環中。而且,2008年至今的12年,除了2016年外,長達11年的扣非凈利潤為虧損。 總體而言,上市23年,公司累計虧損9.35億元。
頻頻處置資產瘦身保殼 面對如此不堪經營業績,華銀電力不僅未退市,而且一次也未被ST,這背后,是華銀電力經營業績盈虧交替精準循環,存在公司借用資產減值進行利潤調節跡象。 2008年,華銀電力虧11.81億元,當年,公司資產減值損失達2.74億元。2009年,公司扭虧為盈,計提的資產減值準備銳減至0.45億,其中,壞賬損失、存貨跌價損失合計轉回499萬元,計提固定資產減值準備5000萬元。2014、2015年,公司資產減值損失合計為5.5億,到2016年降至472萬。2017年,公司虧11.57億,當年資產減值3.66億。去年,公司扭虧為盈,凈利0.59億,資產減值不僅沒有新增,反而轉回0.05億元。 綜上所述,華銀電力的資產減值計提也十分有規律,似乎是在精準配合公司扭虧。因此,公司存在借用資產減值調節利潤實現保殼目的。 除了資產減值外,華銀電力還頻頻采取出售資產途徑實現保殼。 Wind數據顯示,2015年以來,華銀電力相繼出售衡陽環保發電公司和郴州環保發電公司100%股權及全部債權、石煤公司100%股權和債權、華銀地產100%股權。以去年為例,公司當年凈利0.59億,其中資產處置收益1.09億。當年,公司以2.07億出售華銀地產100%股權。今年前三季度處于虧損狀態,目前,公司正在籌劃出售五華酒店30%股權。 出售資產也好、巧用資產減值調節也好,顯然不是長久之計。長江商報記者發現,華銀電力還存在較大財務壓力。截至三季度末,公司資產負債率達84.97%。短期借款43.14億、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2.57億、長期借款62.96億,合計為108.67億。同期,公司貨幣資金僅為6.87億。 巨額債務吞噬了不少利潤。去年,公司財務費用高達5.98億元,今年前三季度已達4.08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