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由上海人工智能發展聯盟(SAIA)發起,三省一市的經信研究中心、人工智能相關聯盟、學會、協會等單位共同參與的長三角人工智能一體化發展座談會暨長三角人工智能發展聯盟籌備會議在上海舉行。
“三省一市”人工智能蓬勃發展,集聚效應初顯
長三角近年來著力發展人工智能產業,已成為我國人工智能三大產業集群區之一。在高端裝備制造業、金融、電子商務、新零售、信息技術、生物醫藥等領域,長三角地區均積累了雄厚的研發基礎與產業化能力,這給人工智能的應用提供了深厚的土壤。相應地,“AI+”系列應用生態正在形成。人工智能已廣泛應用到制造、醫療、交通、家居、安防、網絡安全等多個領域。
政策上,三省一市均已出臺相關政策和戰略,如上海于2018年9月發布《關于加快推進人工智能高質量發展的實施辦法》;浙江省2017年12月發布《浙江省人工智能發展規劃》;江蘇省在2018年6月發布江蘇省《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實施意見》;安徽省2018年5月發布《安徽省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規劃(2018-2030年)》,并都已推動建立了人工智能產業聯盟;
人才、科研上,長三角地區高校云集,交大、復旦、浙大、南大、同濟、中科大等高校都已建立人工智能相關研究中心及相關研究機構,國內外一批龍頭企業在長三角布局科研基地;
產業上,海內外企業相繼落地,促進人工智能本土化和全球化的融合發展,華為、谷歌、商湯科技、科大訊飛、阿里巴巴、騰訊、儀電人工智能創新院等企業紛紛建立長三角發展計劃,人工智能企業集聚態勢明顯。目前,上海、浙江、江蘇、安徽的人工智能企業數量均在全國范圍內居前列,上海擁有全國20%左右的人工智能企業。
3+1>4:三省一市有機聯動,共建長三角“AI朋友圈”
長三角全面落實中央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領導小組全體會議和長三角人工智能一體化發展座談會精神,持續有序推進長三角一體化建設,籌備成立長三角人工智能發展聯盟,率先在人工智能領域探索長三角協同發展機制,是深入貫徹中央關于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精神,實施《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的生動實踐。
上海市經信委人工智能發展處處長張宏韜介紹了上海市經信委對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和人工智能相關規劃及政策的貫徹執行,表達了上海市經信委對長三角人工智能發展聯盟籌建的支持,并希望三省一市形成有機聯動,發揮3+1>4的價值,共建長三角“AI朋友圈”。
針對長三角人工智能發展聯盟的籌建方案,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上海人工智能發展聯盟秘書長陸森主要從聯盟的組織架構、發起單位、工作定位、近期籌備工作建議等方面展開介紹。為更好的服務于長三角人工智能一體化協同發展,使三省一市在人工智能領域形成有機互動,聯盟將主要從以下五個方面開展工作。
促進產業發展。發揮三省一市人工智能龍頭企業作用,共同營造產業協同發展生態,加快推動人工智能產業鏈在長三角區域有機聯動,營造形成分工合作,資源共享,優化布局的局面。
推動應用示范。加快人工智能技術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典型應用場景中的融合應用,助力長三角區域在社會治理、產業轉型、人民生活、生態綠色發展等方面的智能化提升,共同推進具有復制推廣性的人工智能示范性應用模式落地。
開展科技創新。依托三省一市高校和科研院所以及企業研發機構的作用,推動區域科技創新資源和能力的有效對接,聚焦具有核心科技能力的產品和系統,加大科技研發投入,促進產學研有機結合。
推進合作交流。搭建區域人工智能企業的化合作交流平臺,充分發揮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世界互聯網大會、世界物聯網大會等平臺,以及各類行業高端峰會,引導企業走出去和請進來,不斷推動行業的化交流。
研究政策標準。聚焦人工智能相關政策、法規、規范、標準和倫理,開展相關領域的聯合研究,共同營造有利于人工智能健康持續發展的綜合環境保障。
與會代表一致認為成立聯盟非常必要和迫切,代表們分享了各地方性聯盟、學會籌辦的經驗,認為長三角在人工智能產業上具備得天獨厚的優勢,聯盟的成立能夠將企業、高校、科研機構有機地聯結起來。代表們還對聯盟組織架構、聯動運行機制、長效發展機制、聯盟活動與既有活動的融合等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