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企業技術創新與應用,作為第九屆吳文俊人工智能科學技術獎暨2019中國人工智能產業年會后一個主題論壇,12月1日在蘇州工業園區希爾頓酒店完美收官。
第九屆吳文俊人工智能科學技術獎暨2019中國人工智能產業年會頒獎盛典共頒布了82個獎項,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長張鈸因其在搜索、規劃和問題求解等領域建立形式化理論和高效算法做出的貢獻,榮獲2019年度吳文俊人工智能成就獎,獎金100萬元。
大會共設置了77場主題報告、17個核心話題、10場尖峰對話,就人工智能核心關鍵技術的落地應用展開觀點碰撞。此外,大會還推出8場專題論壇與分論壇,涉及智能產業應用、機器人、智能教育、大數據感知、智能駕駛等領域。100多位業界專家發表專家觀點,共享AI饕餮盛宴,近2000人出席大會。
智能化企業技術創新與應用論壇由中國人工智能學會吳文俊人工智能科學技術獎評選基地、智博天宮、中國智能制造百人會、中國通信工業協會兩化融合委員會、蘇州天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蘇州浩辰軟件股份有限公司、蘇州三體文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江蘇中科同向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聯合承辦,共有北京大學、蘇州大學、上海第二工業大學、浙江大學、蘇州院、億嘉和、瑞德恩、南斗星、百度、美的、愛波瑞等“產、學、研、用、服”各界嘉賓100多位出席會議。本次專題論壇由中國智能制造百人會秘書長、中國通信工業協會兩化融合委員會副會長劉明雷主持,會議主席是北京大學教授、深圳系統芯片設計重點實驗室主任何進,副主席億嘉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TO程敏。
本次論壇包含了10場專題報告及一場尖峰對話。報告內容涵蓋了智能化企業商業模式創新、5G+AI賦能智慧醫療、機器視覺賦能智能化裝備,智能機器人核心算法,及“中國芯”等國產軟件的應用等。
中國人工智能學會常務理事與自然語言處理專委副主任董振江的演講題目為《人工智能助力公安執法規范化》。董老師通過目前應用在公安系統中的實例講解,提出人工智能要和場景相結合,進行數據的快速迭代才可能得到充分的保證。
來自北京郵電大學計算機學院的張成文教授,帶來了《5G+AI,賦能智慧醫療》的主題演講。醫療行業作為5G應用的個落地領域,給醫療帶來了多的便利,同時也有著很多問題,張教授以此為突破點分享了自己對5G+AI賦能智慧醫療的思路及解決方法。提出了一個中心+一個模式+一個生態的智慧醫療生態建設設想。
中國工業服務聯盟副理事長、愛德亞醫療董事長的張炳君的演講題目是《工業物聯網與商業模式創新》。張理事長說,現代工業服務已經進入3.0時代,也就是數字化服務時代,因此這也是企業商業模式創新的走向。企業服務轉型及商業模式創新是企業轉型的一大重點。
蘇州天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術總監曹葵康做了主題為《機器視覺賦能智能化裝備》的分享。作為機器視覺行業專家,曹博士精準定位,分析機器視覺行業趨勢,行業面臨挑戰,企業應在以后的發展中聚焦工業人工智能中游市場進行專攻,不盲目上下游多元發展。
靈滿企業管理(上海)公司董事總經理原博世亞太區供應鏈精益管理總教練歐陽生以精益智造為出發點,做了《精益智能,走出智能誤區》的專題演講。他從智能制造六大方面入手,細分成33個誤區,通過實例驗證修正結果。后提出了走出智造誤區32字箴言:基于現狀,放眼未來;整體規劃,少走彎路;內修精益,外煉智造;降本增效,升級轉型。
來自蘇州浩辰軟件股份有限公司的營銷副總經理王永紅,從智能制造安全畫的角度出發,做了名為《“中國芯”更安全——浩辰CAD賦能企業創新應用》的主題報告。作為一款占用小,應用行業范圍大,使用過程詳細嚴謹的CAD軟件,浩辰CAD看圖王穩居國內下載量。
蘇州瑞得恩光能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兼總工程師路建鄉的演講題目為《基于云平臺和物聯網的光伏智能運維系統》。路總從人工智能落地入手,分析行業困難與現狀闡述了智能運維系統的相關內容。運維系統需要面對復雜多變的應用場景,要學會融會貫通才能夠滿足更大的需求,做到更好的服務。
來自美的集團洗衣機事業部研究院的KO HONG KEOK(韓)院長助理AI項目負責人李祥明,針對洗衣機視覺核心技術做了分享,報告主題為《智能洗衣機視覺感知及衣物洗護的關鍵技術》。李祥明分析美的智能洗衣機的研發過程,由用戶需求需求入手進而闡述智能傳感,視覺感知等智能應用對產品的重要性。
大會副主席來自億嘉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TO程敏,做了《電力行業中機器人發展的現狀與前景》的主題演講。程主席先描述了機器人在電力行業中已有的應用,從不足之處分析機器人在電力行業應用的新前景。機器人也正在促進整個電力行業的智能化水平發展。
演講環節后一位嘉賓是來自愛波瑞科技智能研究院技術總監陳娟,她的演講題目為《精益數字化如何破解制造業突圍之困》。精益數字化助力多個企業降本的實例,只有企業的經濟指標得到穩定和發展了,才可以更好地實現企業的愿景和使命。
隨后,本次論壇主席北京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深圳芯片重點實驗室主任何進教授主持尖峰對話:“智能+”VS“匠心+”--人才培養賦能智能化企業。參與交流的嘉賓有:中國通信工業協會兩化融合委員會副秘書長肖繼元、南斗星仿真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CEO王峻、上海第二工業大學特聘教授朱文華、百度風投董事戰略發展部總經理朱峰、Index Bank 首席AI數據官張彩芳。
何進教授總結說:
我們要把智能終改造成為知能,知能再上升為智慧,智慧終回歸到理性的光輝,希望把我們理性的力量,這是人類亙古開始一直到現在還要發揚光大的。
從康德提出純粹理性來確定理性的邊界,其實到現在看來,科技沒有邊界,也就是人類理性的光輝沒有邊界,可以穿越迷霧,可以越過樓頂深邃到宇宙當中。
我們要有這樣一個心態去發掘孩子理性的這種能力,這種理性可以用于科技方面,可以用于寫作方面,可以用于繪畫方面。
一句話,不同的行業都是用自己不同的理性從不同的方面來認識這個世界,來改造這個世界,所以大家要對未來抱有希望,對我們的孩子多多培養聰穎理性的思考。
我的成長歷史告訴大家,你要學會學習,你要善于用自己的理性,終你就會成長為一個人才。
會后,由百人會秘書長劉明雷陪同與會專家到區天準科技、浙大工業技術研究、中之集團等單位考察了解人工智能技術應用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