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图118论坛118网_免费毛片看_国产成人精品男人免费_91aaa免费观看在线观看资源 _2021黄色视频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深圳市福田區華強廣場平興達銷售部 > 硅料由薄利變為暴利,或成2020年最大贏家!

企業動態

硅料由薄利變為暴利,或成2020年最大贏家!

2020-04-13

  展望2020年的光伏產業:

  1)沒有了技術路線的紛爭,單晶路線將成為絕對的主流,Perc電池也會占據90%以上的市場份額;

  2)全行業毫無疑問地繼續向寡頭進一步集中

  3)全球整體需求將穩步發展,海外不會有今年這樣的增速

  4)光伏產品的價格也將會是降幅最小的一年

  5)對企業而言,機遇與挑戰并存 光伏行業總是"螺旋式"上升 組件價格總產量=產值十年未增長,所以我將2006年(可再生能源法實施的年份)到2018年的國內組件主流價格、國內光伏組件總產量

  13年來,全國的光伏行業產值還是文中有進,不斷增加的。然而,每隔幾年就會有一輪波動,圖中標紅的2008、2011、2017就是幾個"極大值"點。因此,用"螺旋式"上升,形容光伏行業可能更合適。

  平淡的2020年:組件價格降幅有限,需求增幅有限 在過去的4年里,硅料、硅片、電池、組件四個主序產業環節轟轟烈烈的技術革命帶來的是效率提升、產能革新、成本下滑,最終的結果是一輪又一輪的價格廝殺。從2017年~2019年,短短3年時間,多晶用硅料從160元/kg下滑到現在的50元/kg;硅片從6元/片下滑到現在的不到3元/片;電池從2元/W下滑到0.9元/W。 2020年,光伏行業不再會有顯著的技術變革。 由于無重大技術變革,除了單晶硅片其他主輔材料降價空間十分有限,2020年極有可能是整個光伏產業史上光伏產品價格降幅最小的年份。 目前,Perc組件價格1.7元/W,到2020年底的組件價格可能依舊頑強的保持在1.55元/W的位置,全年下來降幅<10%。 與之對應,全行業的需求增速會很差,增幅也會小于10%。

  2021年將會是組件輔材的小年 過去3年,伴隨著主材的提效、降價,產量大幅提升,真正受益的玩家是輔材,而輔材整體價格并未有顯著下滑。尤其是2019年,以玻璃為代表的輔材價格不斷創新高。 輔材在組件中的成本占比越來越高,多晶組件輔材成本占比終于在今年歷史性的突破50%,光伏輔材才是過去幾年真正的成長行業。 2020年平平淡淡的光伏產業,也會使得輔材廠的日子歸于平靜。 當下,很多輔材廠生意好得不得了,紛紛按下了擴產快進鍵,很多輔材產能釋放時間點是2021年,快速釋放的產能疊加緩慢增長的需求終會使得輔材在2021年的某個時間點迎來小年。 順便吐槽一句,近期我看到有機構一本正經的預測2022年組件價格會低于1元/W,現在光伏組件的輔材價格成本占比已經超過了50%,而玻璃、EVA、鋁邊框等組件輔材具有大宗商品屬性,它的價格趨勢更多的會和經濟大環境相關,且降價空間有限,我們不能根據過去組件降價很快就想當然的認為未來的降價速度依舊很快,沒有技術革命何來降本空間?沒有成本大幅度下滑何來<1元/瓦的價格? 單晶硅片產能191GW,普及率100% 自2018年7月份單晶硅片價格調整至3.15元的價格后,單晶硅片價格已經有18個月未出現顯著變化,唯一的一次價格變動是今年四月份,增值稅由16%降低到13%,價格從3.15元調整到3.07元/片,但不含稅價格已經維持18個月未降價。 而這期間,致密硅料價格從96元下滑到72元;金剛線直徑由65um下降到55um甚至更細,金剛線價格由0.2元/米下滑到0.1元/米,其結果是:隆基股份單晶硅片毛利率已經從最低時的15%+爬升到了35%+。18個月的時間,單晶硅片由薄利、微利變為厚利、暴利。 超額利潤導致單晶硅片正迎來史無前例的擴產狂潮!展望2020年,單晶硅片將會是產業上最過剩的環節,產能將會超過191GW,實際產出也會達到280.6億片,縱使明年需求再好,也消化不了如此大的產能。

  過剩的單晶硅片產能會給明年的產業格局帶來如下影響:

  1、2020年2季度單晶硅片價格開始出現松動。 祛病如抽絲、病來如山倒,一旦價格出現松動,價格的變動往往是斷崖似的、雪崩式的。這主要是因為在過剩產業格局下,價格必然尋求邊際現金成本最高的廠商做支撐,而由于2020年硅片產能太過剩了,價格戰極有可能一鼓作氣殺到新產能的現金成本,這將是一個極低的價格,2020年單晶硅片<2.5元是可期的。

  2、方單晶將得到普及。 2020年推廣方形單晶硅片標準將會是龍頭公司主動去產能最行之有效的法寶,還可以順帶拉開一二線硅片廠商的成本差距,所以無論是158.75、還是166,乃至210都將迎來方片時代。

  3、單晶硅片的普及率將會達到100% 注意我想強調100%,不是90%,也不是95%,而是100%。 既然明年全年的需求是也才155GW,而單晶硅片的產能會達到191GW,那么我們為什么不可以大膽預測在某一個時間點上,單晶將會實現100%的普及呢?!面對價格可能只有2.5元的單晶硅片,30元/kg的菜花料也不能拯救多晶路線,那些不能滿足單晶硅片使用需求的硅料的命運或許只能是回爐再造,這里要需要注意一點哦:那些不得不回爐再造的硅料本質上相當于硅料去產能。

  4、低品硅料去產能 在剛剛過去的不久之前,多晶路線上用盡生命的力氣最后跟隨了一波價格戰,多晶硅片價格下滑到了1.5元。隨著單晶硅片繼續降價,市場將會出清多晶硅片。此時,盾安光伏、東立光伏、鄂爾多斯、國電硅料這些金屬含量較高、較大比例難以滿足單晶硅片使用需求的硅料產能將正式退出歷史舞臺。 2020硅料否極泰來 2019是硅料否極的一年,全年產能釋放不斷,價格陰跌不停,面對通威、大全、新特、協鑫史無前例的超過20萬噸的新增產能,我們又見證了一輪硅料產業洗牌式的周期低谷。 2020是泰來的一年。 得益于今年陰跌的價格,整個2019年硅料環節沒有一例新增擴產規劃,沒有一個新開工項目,反倒目送了很多產業同仁黯然離去。同時,得益于Perc電池片1.3~0.9的讓利,硅片從3.1~2.5(預期價格)使得2020年硅料預期需求增速可觀。

  明年有新產能釋放的企業為新疆協鑫2萬噸技改提升、東方希望5萬噸五彩池二期項目。這里對明年產業格局會有重大潛在影響的企業是東方希望,倘若它明年5萬噸產能順利釋放且品質能滿足單晶硅片使用需求,那么總體產能還略顯過剩;反之則產能不足。 總體來看,雖有東方希望產能開出,但需求增速大于產能增速,且單晶硅片產能過剩,占據絕對主流以后會導致部分老舊硅料產能被動退出,硅料產業整體看應當是先蹲后跳、否極泰來。 明年新增硅料產能有限,新增需求不少,當單晶硅片爆發價格戰之時,硅料會出現一波被動去產能,二線硅料廠如康博、中硅、盾安、東立光伏、鄂爾多斯正式迎來批量退出的時代,緊接著就會出現硅料結構性緊缺。 因此, 2020年當硅片價格戰打響之時便是硅料緊缺進而漲價的發令槍,是硅料苦盡甘來的號角。

  光伏企業盈利的三種來源 利潤來源于"相對成本低"而非"絕對成本低",或者說:企業有沒有相對于競爭對手的優勢在。而依據相對成本優勢的來源,我把企業利潤的來源分為三種類型。

  1、源自于管理的相對成本差異 在光伏產業中,這一方面的優秀典范是通威股份,同樣的設備花更少的投資,卻能跑出更高的產能、更高的良率、更高的電池片效率,并且物料消耗更少。光伏設備全面國產化并且Perc技術全面普及以后,電池廠商基于設備的差異正在越來越小,起碼很難再在設備上有跨代的差異。但即便是同樣的設備不一樣的人去運營管理,效果也千差萬別。 通威很優秀,別人也不會太差,光伏行業中優秀的公司都是私營企業,都是幾經產業周期從死人堆里爬出來的企業家,所以只是基于管理的優勢帶來的成本差異較小,只靠管理優勢企業賺得是辛苦錢,同時由于管理上的差異可能會長期存在,所以管理優勢賺的是細水長流的錢。

  2、新技術從0~100%普及過程中的相對成本差異 技術差異,是光伏行業超額利潤的來源,也是魅力所在。 當光伏產業一項新技術從0~100%普及的過程中,相對成本的差異源自于技術跨代的差異,新技術經常形成對老技術的碾壓之勢,自然也就會創造非常巨大的成本差異。例如,單晶PK多晶;Perc電池PK多晶bsf電池;9BB半片組件PK常規整片組件,由于存在技術代差,使得新設備、新技術對老設備、老產能具有碾壓優勢,新設備的投資回收期非常短,甚至可能會短至只有一年。 過去幾年,隆基股份很大的一部分利潤來源就是來自于單晶對多晶的碾壓,在多晶還占據較大市場份額的情況下,單晶硅片的定價錨是多晶,測算相對成本差異的競品也是多晶硅片,自然就會有超高的利潤。同樣道理,今年上半年Perc電池片的超額利潤就是Perc從0~100%普及過程中的由技術代差創造的巨大相對成本差異的利潤。 展望2020年,光伏產業中還有不少新技術要實現從0~100%的普及進而創造超額利潤,166/210mm大硅片、9BB半片組件技術、三角焊帶技術等都是能帶來單瓦組件成本降低的同時使組件賣出溢價。無論是大硅片的技改,還是多主柵三角焊帶的技改,均是當年投資、當年回本的新技術,這就使得這些新技術普及過程中會獲得非常豐厚的利潤。但可惜的是,這種技術差異帶來的超額利潤往往是一波流,甜蜜期卻很短暫,當新技術實現較高的普及率時,由技術代差帶來的相對成本差異就將不復存在。

  3、由各種壁壘創造的相對成本優勢 前兩種帶來相對成本差異的模式,一種是辛苦錢,一種是快錢,企業家需要時刻兢兢業業、如履薄冰。 依靠管理帶來的相對成本優勢可能會被別人模仿,而且管理者需要把節儉的風格一以貫之; 依靠新技術0~100%普及所帶來的成本優勢則需要時刻擔心新技術的普及進度;一旦某領域有超額利潤,潮水般的產能便蜂擁而至,我們用短短一年的時間就把Perc的普及率從50%拉升到了接近100%的水平。新技術跨代帶來的相對成本優勢雖然巨大,但在勤勞的中國人面前,這個優勢太過短暫。 不得不說,前面兩種盈利模式都是困難模式,尤其當新產能新技術普及率超過100%時,完全依靠企業一分一毫的把控。 第三種模式,巴菲特把他稱之為護城河,我把他稱之為壁壘。 所謂壁壘和護城河主要是指那些我能做,但是競爭對手不能做,或者起碼不那么容易能做的,卻能帶來持續成本差異的事情。 舉例來說,光伏輔材產業中玻璃、背板、光伏膠膜等領域競爭壁壘都很高,他們的壁壘來自于各自領域中沒有獨立的設備供應商,設備上和工藝上的know how被掌握在自己手中。本質上看,這些企業的生產設備的復雜度遠沒有電池設備高,設備投資額也小得多,看上去也沒有電池車間"高大上",但玻璃背板EVA依舊是更好的生意,只因為對于龍頭公司,這些事情我能做得好而其他人不能。 再反觀電池環節,高大上的車間,龐大的投資,卻經常干的苦哈哈。正是因為電池環節太難了,進而光伏電池產業中培育了一大批獨立的第三方設備廠商,電池制造企業最終會發現自己賺的最終還不如設備廠商賺得多。起碼在當下的產業格局當中,電池企業要想守護自己獨有的know how是很困難的。 所以,"護城河"的精髓并不在于這個事情本身的難易,直到現在我依舊堅信生產光伏電池片是光伏產業所有環節中最難的之一,但縱使它很難,在設備廠商成套技術、設備、工藝的輸出下,進入這一領域并不困難,最終使得難有超額利潤。因此,"護城河"的真正精髓是這個事情"我能"但別人"不能"這一點上。 競爭壁壘的來源有很多,主要有地域制約(玻璃運輸半徑制約);政策保護(玻璃新增開礦權以及新增產能限制);法律保護(法律對專利權的獨授保護,但這一點在中國較弱);獨特Know how(隆基對連城數控的整合;膠膜、背板等企業開發的獨特設備等);要素條件(布局于低電價地區的硅料廠和拉晶廠)。

  2020光伏產業利潤地圖以及未來產業格局種來源

  1、硅料環節 硅料產業具有大化工屬性,產能彈性小,擴產周期長,2019年全年都是產業低谷,未有新增擴產規劃,2020年新增產能較小,且單晶硅片的全面普及過程中會出現硅料的被動去產能,我們可以對明年的硅料產業抱有樂觀態度。 而且,由于硅料產能彈性很小,縱使價格出現較大幅度上漲依舊難以帶來新增產能,所以硅料不漲則已,一漲驚人。在明年的某個時刻,高品質單晶用硅料價格上漲到85元甚至90元/kg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長期看,硅料產業格局不太理想,由于2017年的超額利潤刺激,通威樂山/包頭、新特能源、大全新能源、新疆協鑫、東方希望等五家企業成功實現了在低電價地區大規模布局新產能,產業格局略顯分散,所以一旦利潤好轉,可能會有多家企業拋出新的擴產計劃,進而壓制長期利潤。且下游硅片集中度更高,70%的硅片市場份額將由隆基、中環把控,長期議價能力存疑。 總體來看,五家硅料巨頭將會占據全球80%以上的硅料市場份額,且均是有資金、有技術、布局于低電價地區的新產能,相互之間難以取代,所以光伏硅料產業將會形成長期的五巨頭格局,想必,這對于隆基中環是喜聞樂見的事情。

  2、硅片環節 2020年年底,單晶硅片產能保守預估會達到191GW,顯著過剩。

  隆基股份前幾年在單晶硅片領域的超額利潤其實是三種來源的疊加:

  1、優秀的管理帶來的相對成本差異;

  2、多晶存量份額較大,單晶實現0~100%普及過程中的巨大相對成本差異;

  3、對拉晶設備廠商把控,掌握獨特know how帶來的相對成本差異。 展望2020年,單晶硅片將會在多個環節面臨挑戰。單晶硅片普及率達到100%,過去單晶與多晶拼刺刀,而明年則是單晶與單晶拼刺刀,是一線單晶企業與二線單晶企業的pk;不存在技術跨代的差異,相對成本差異勢必縮小,即便未來很多年以后,硅片領域也難再復現今年這樣令人心潮澎湃的利潤了,只因普及率達到了100%,定價錨成為了單晶自己。

  4、電池環節 166mm和210mm大硅片技術的普及會在2020年給電池和組件產業環節帶來新的一輪0~100%普及的產業機會。 以166電池片為例,現在售價方面會有3~5分錢的溢價,技改后單瓦成本有1分錢以上的降低,以一整年計算,1GW產能技改收益達到了4000萬以上, 而技改成本僅為2000萬/GW,半年回收全部技改成本,那些動作更快的廠商將會享受一輪超額利潤。 然而,現有產能技改到166mm并不困難,技改周期并不會很長,所以超額利潤持續時間并不會很長。166mm大電池片的價格溢價會由現在呈現逐步下滑的態勢,預期2021年以后,166mm大電池片將不會再有溢價。不同尺寸可能會在較長時期共存,適應于不同的電站應用場景。 210mm普及速度不會太快,整個2020年還是210組件醞釀成熟的階段。站在產業大方向上看,越大的硅片和越大的組件就越省錢,更大的硅片能創造更大的價值這一點毫無疑問,所以對于現在準備新上電池產能的廠商,我的建議是多一分慎重,要評估好未來產業路線方向再行動也不遲。

  5、組件環節 明年的組件環節將會迎來非常巨大的技術革新。 常規5BB整片組件會批量退出歷史舞臺,那些執意生產這一產品類型的企業的盈利狀況也將不容樂觀。 156.75mm硅片也會越來越少,伴隨著硅片產能走向過剩,想必硅片廠商會力推大硅片以實現去產能,樂觀一些,可能到2020年下半年我們就很難再見到156的硅片規格了。 疊加大硅片的應用,60版型組件全面迎來335W+時代,72版型全面超過400W。而166大硅片這邊,疊加9BB和三角焊帶的應用,72版型主流功率有望在2020做到455瓦。面對產業這樣迅速的進步節奏,相關企業不妨做好內部評審,倘若自己的產品無法實現這樣的功率,在明年均將會面臨很大競爭壓力。

相關資訊

相關產品

產品系列

在線給我留言

熱門推薦

#{shangpucompany} #{shangpucommend}
免費開通商鋪
掃碼關注電氣網
服務熱線
4008-635-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