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既定的生產周期對模具進行必要的清潔。每次模具從壓機中取出后,首先需要打開模具氣孔以清除模具和模板非關鍵區域的全部氧化污物和銹跡,以防止其緩慢地腐蝕鋼材表面和邊緣。很多情況下,即使清潔完畢,一些未涂層或易生銹的模具表面很快會再次出現銹跡。因此,即使花費了很長時間對無防護的模具進行刷洗,但是表面生銹仍不能完全避免。
現在,很多模具都帶有“自我清潔式”的通氣口管路,這些管路具有很高的光澤度。通過對通氣孔進行清洗和拋光,使其達到SPI#A3的拋光程度,或者通過銑磨或研磨,將殘余物排放至通氣管路的垃圾區域,以防止殘余物粘附至粗軋機座的表面。但如果操作工采用粗粒的刷洗墊片、金剛砂布、砂紙、磨石或帶尼龍鬃毛、黃銅或鋼制的刷子對模具進行人工研磨時,就會造成模具的過度“清潔”。
一般,當利用硬塑料、玻璃細珠、胡桃殼和鋁粒料等作為研磨劑對模具表面進行高壓粉碎清洗時,如果過于頻繁地使用這些研磨劑或使用不當,這一研磨方法也會使模具表面產生孔隙而易于殘余物附著其上,導致產生更多的殘余物、磨損,或者導致模具過早斷裂或出現毛邊等現象,反而更不利于模具的清洗。
因此,通過尋找適合于模具和加工工藝的清洗設備,并同時參考存檔文件所記錄的清洗方法和清洗周期,可以節省50%以上的維修時間,同時可以有效地降低模具的磨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