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貴陽王家橋附近一居民樓一女子為尿床孩子用取暖器烘烤床單時,不幸引燃整間臥室。怎奈消防栓沒水,鄰居們一起用臉盆端水滅火,因火勢太大兩人被燒傷,最后只能退出起火房間。消防官兵到來后僅用5分鐘便將大火撲滅。
這場并不特殊的家庭火災,燒出了從個人到社會的消防意識缺失:烘烤床單時人員離開,救命的消防栓成擺設,火災之所以造成超出預期的傷害,根源在于人們缺乏消防意識,平時漠視消防設施的重要性,當遇到大火是只能急盼消防官兵的到來。
早在2010年,公安部發布《家庭消防應急器材配備常識》,要求家庭自備滅火器、滅火毯、自救呼吸器材、強光手電、救生緩降器等,并能熟練使用。如果改名女子加準備了上述器材,就能迅速撲滅大火,減少自家損失,鄰居也不會被燒傷。遺憾的是,舉國上下又有幾個家庭準備了"消防五件套"?
孩子床單就能引發一場大火,也給目前滯后的家庭消防觀念提了個醒:比如美國法律規定,老人和孩子的衣服及被褥、床上用品都必須是阻燃織物做成的,以避免引發火災。另外,幾乎所有美國家庭都安裝煙霧探測器,它可以幫助人們及時發現火災隱患,為救火和逃生贏得寶貴時間。
家庭消防意識、社區消防設施的普遍缺乏,讓一場本不應發生的火災變成傷己又傷人的災難。希望此事能夠驚醒公眾,是時候為自己家添一套"消防五件套"了,關鍵時刻它能救命。官方也應加大消防意識宣傳,并利用政策推動消防設施進家庭、進社區,保護公民生命財產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