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電力線路導線截面選擇的原則僅按滿足設計運行條件考慮,似不夠全面。本文在常規選擇導線截面方法的基礎上提出,電纜最佳截面應是使初投資和整個電纜經濟壽命中的損耗費用之和達到最少的截面。文中介紹的方法適用于各種電力線路。
1概述
以往在選擇配電電纜時,通常都根據敷設條件確定電纜型號,再按發熱條件選擇電纜截面,最后選出符合其載流量要求,并滿足電壓損失及熱穩定要求的電纜截面。
若考慮經濟效益,則電纜最佳截面應是使初投資和整個電纜經濟壽命中的損耗費用之和達到最少的截面。從這一點考慮選擇電纜截面時,約需在按發熱條件選出的截面基礎上,再人為地加大4~5級截面,稱此截面為最佳截面。
由于加大了電纜截面,提高了載流能力,使電纜的使用壽命得以延長;由于截面增大,線路電阻降低,使線路壓降減少,從而大大提高了供電質量,電能損耗降低,使運行費用降低,這樣,可保證在整個電纜經濟壽命中總費用最低。
下面將用總擁有費用法來論證,電纜最佳截面應是在按常規方法選出的截面基礎上,再加大4~5級。
以一陶器烘干器為例,其三相功率為70kW,供電電壓為400V,電流為101A,線路長度為100m。
2按發熱條件選擇電纜截面
根據敷設要求選用YJLV型,1kV三芯電力電纜,穿管直埋敷設,按發熱條件選出的電纜截面S為25mm2,此截面所答應的截流量為125A。
3按總擁有費用法選擇電纜截面
總擁有費用法是國際上通用的,進行各種方案經濟效益比較的方法。將所比較方案的現在投資及此方案將來的費用都以現時的價值表示,將方案未來費用乘以現值系數Q即可求得,計算后選取總擁有費用最低。
總擁有費用C=設備初投資 PV值
PV值稱為現值PV值=Q×年電能損耗費
本例設備初投資包括電纜價格加上敷設綜合造價。各種截面的電力電纜,長度為100m時的初投資見表1。
表1各種截面電力電纜的初投資
電纜截面(mm2) | 電纜單價(元/m) | 電纜價格(元) | 敷設備綜合造價(×105元) | 初投資C(元) |
25 | 7.75 | 775 | 0.16 | 16775 |
35 | 9.17 | 917 | 0.16 | 16917 |
50 | 10.64 | 1064 | 0.19 | 20064 |
70 | 12.45 | 1245 | 0.19 | 20245 |
95 | 14.77 | 1477 | 0.19 | 230477 |
120 | 20.2 | 2020 | 0.22 | 24020 |
150 | 25.14 | 2514 | 0.25 | 27514 |
表中電纜初投資C=電纜單價×電纜長度 敷設綜合造價。總擁有費用見表2。
表2各種截面的電力電纜總擁有費用
表中:功率損耗P=3I2r0l×10-3(kW),此處I=101A,l=0.1km。
年電能損耗A=Pτ(kWh),此處τ為年最大負荷損耗小時數,取τ=4500h。
年電能損耗費Cf=A×電能電價(元),取東北工業電能電價(0.398元/kWh)。
PV值(現值)=Q×Cf(元),Q(現值系數)求法:
Q={1-〔(1 a)/(1 i)〕n}/(i-a)
式中i--年利率,i=7;
a--年通貨膨脹率,a=0;
n--使用年限,n=20年。代入Q式得
Q={1-〔1/(1 0.07)〕20}/0.07=10.59
從表2可得:配電電纜的最佳經濟截面S為120mm2,其總擁有費用最低。隨著電價的上漲,配電電纜的最佳截面將會變得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