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技術應用是和平利用核能的重要內容。近幾年來,我國核技術應用產業蓬勃發展,已遍及工業、農業、醫學和環保等各領域,形成了一個新興的產業群體。正在維也納召開的第63屆原子能機構大會上,核技術應用領域被廣泛討論研究,希望推動核技術應用更好地造福于民。與此同時,9月17日,中核集團中國同輻輻照應用研發中心建設規劃專家評審會正如火如荼地召開。
建設輻照應用研發中心是落實國家戰略部署,助力集團公司創新發展的重要途徑,旨在搭建國內輻照應用領域高端技術研究、成果孵化和產業轉化的平臺,逐步擴展相關領域,終成為的輻照應用研發中心,為促進科技成果轉化落地,造福社會做出積貢獻。
經過評審,專家組一致同意通過審核,并認為,輻照應用研發中心定位明確,將科研工作的重點聚焦在輻照應用技術的應用和新產品開發上,能夠促進、帶動相關產業的技術革新和發展,能夠更直接、更快速地推動我國輻照應用產業的發展。
輻照技術是同位素與輻射技術應用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被輻射加工協會列為技術產業。輻照應用技術通常以鈷-60輻照裝置和電子直線加速器作為輻照源,對被加工物品進行加工以達到材料輻射改性、醫療衛生用品消毒滅菌、食品輻射加工等效果。隨著中國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以及公眾對核技術的接受度提高,輻照應用的領域越來越廣泛、市場空間巨大。
由于我國輻照應用研發起步晚,輻照應用技術水平、技術成果轉化、人才隊伍建設培養等方面受到影響,與國外存在著很大差距。建設輻照應用研發中心,就是要打通產學研用一體化關鍵環節,促進科技成果轉化落地。通過整合國內現有資源和人才,形成集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技術開發和技術服務于一體,擁有國內技術、條件完善、管理規范的研發平臺,從而大幅提升國內輻照應用領域技術水平,將科技成果快速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專家評說
Q:請簡要介紹在行業大環境背景下,輻照應用技術的研發和應用。
中國輻射防護研究院研究員楊仲田:輻照技術屬于應用型技術。目前國內有一批高校和研究機構在從事輻射化學和高分子材料改性、功能材料制備的基礎性研究工作。他們瞄準和跟蹤世界輻照應用的前沿,在高性能纖維改性、納米材料輻射法制備、石墨烯制備技術等新領域有許多具有產業化前景的研究成果。
同時,輻照技術的性在食品方面也有很好地體現,低劑量的輻照可以殺蟲,并應用于收獲后的糧食、水果、蔬菜等。輻照是在一個密閉空間進行的,不是直接與人體接觸,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不僅如此它還可以延長產品的使用壽命,為社會的發展做出積貢獻。
Q:中國同輻建設輻照應用研發中心對國內整體輻照領域研究起到哪些積作用?
中科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吳國忠:對行業內來說,建設輻照應用研發中心將起到積的推動作用,它可以整合各方資源,真正使產學研用一體化實實在在落地。有了規范的管理、科技人才、研發技術和生產渠道做基礎,科技成果轉化水到渠成,這將增加企業經濟效益,推動社會發展。
Q:目前,輻照應用技術通常應用在哪些領域,未來將拓展應用到哪些領域?
北京大學教授翟茂林:輻照應用技術通常應用于醫療衛生用品消毒滅菌、食品輻射加工、農作物誘變育種、殺蟲滅菌、離子注入、納米材料制備、環保“三廢”(廢水、廢氣和固廢)處理等,已成為民用非動力核技術中一大支柱性產業。輻照技術未來將會應用到更多的工業材料、高端科研等領域。
Q:對于中國同輻建設輻照應用研發中心的發展有什么期望?
專家們表示,以前國內輻照領域沒有國家專項資金做支撐,學術研究落地難。建設輻照應用研發中心可解決這一問題,真正讓科技成果實現轉化。希望輻照應用研發中心發揮好產學研用一體化紐帶作用,利用學校科研資源與平臺資源相結合,開展技術研發,形成具有知識產權的科研成品,并終實現科技成果產業化,產生經濟效益,以核技術應用產業促進國民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