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中壓多電源架空配電線路桿塔編號的解決方案近年來,隨著電力投資在配網建設方面的傾斜,配網設備軟硬件得到了大幅度的更新和改造,尤其配電自動化的投運,使配電可靠性提升到了一個嶄新的水平。但是新的矛盾卻出現了,那就是配電線路運行方式的多樣性與桿塔的傳統編號之間的矛盾,這種矛盾日益突出,并已經給線路設備運行維護帶來嚴重的事故隱患。下面就鶴壁市電業局10(6)KV配網為例對該矛盾進行分析,并提出解決方案,僅供參考。1問題的提出截至2004年底該局10(6)千伏城市公配線路33條,已有14條線路形成多電源供電(即手拉手或“井”字形網格狀供電網絡),配電自動化覆蓋面為27.27。多電源線路桿塔編號存在一些問題和隱患。市區公用配電線路多電源供電的實現、智能開關的普及以及配電自動化的實施,為配電調度采取形式多樣的運行方式提供了軟硬件基礎,提高了供電可靠性,減小了工作和故障停電范圍。但是靈活快捷的供電方式卻與線路桿塔編號之間存在著明顯弊端,根據《電力生產企業安全設施規范手冊》等要求,電力線路標志牌必須注明線路名稱、桿號和色標,目前我局標志牌都符合要求。這種弊端表現在:由于某種原因,配電自動化(或開關)將某多電源線路全部或局部用戶的供電電源進行切換后,線路標志牌與運行方式就發生了不一致,嚴重影響線路設備的運行維護和檢修,并使得工作票無法填寫,存在嚴重事故隱患。由于線路運行方式變化比較頻繁,標志牌更換相當困難,例如10KV海#13和濱#28線路之間用戶電源切換就存在這個問題。2問題的解決基于以上問題,本人經認真考慮后,特提出自己粗淺的看法,修改標志牌內容。2.1修改原則遵循有關規程原則,符合靈活變換的運行要求,內容清晰明潔,便于運行維護和檢修,便于書寫和記憶,不用經常修改。2.2修改方法(以10KV濱#28和海#13線路為例)⑴線路名稱按照變電站(或開閉所)的位置,從西到東,從北到南的原則,將原來線路名稱連在一起,例如現在的10KV濱#28線和10KV海#13線統一改為“10KV濱#28-海#13線”(單電源線路仍按以前方法)。⑵桿號打破以前的編制方法(即從電源側編起),統一按街道編制,從西到東,從北到南,并在編號前加上街道名稱,例如現在衡山路#41桿(末端桿)改為“衡山路1號”(單電源線路也按此方法編制)。⑶市區標志牌統一采用搪瓷,起大小如下:10KV濱#28-海#13線淇河路1號170mm240mm260mm300mm320mm⑷顏色標志為標志牌底色,根據實際情況可按其比例適當放大和縮小。⑸字體為黑體字,字體顏色與底色對比度要大,字體大小根據標志牌確定。⑹標志牌應面向小號側,安裝在距離地面2.5米處。2.3方法的可行性⑴解決了長期以來運行方式的靈活多變與標志牌之間的矛盾。⑵線路名稱具有唯一性。⑶工作地點更加明確,消除因工作地點含糊不清,甚至由于運行方式與桿號不對而引起的事故隱患,便于線路的運行維護和檢修。⑷便于工作票的填寫和審核。⑸造價低廉,形式美觀,便于增加、更換和維護。河南省鶴壁市電業局(458030)秦福祥聯系電話:13938000303Email:hbsqf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