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到"特斯拉獲得工信部量產許可"的消息后,今天就立馬和團隊一起開始梳理特斯拉了。
我們的邏輯是:
如果說蘋果和華為拉動了一個產業鏈的繁榮,那么我們也有理由相信,特斯拉也將拉動一個全新新能源汽車產業鏈。
而汽車在產業鏈的長度和深度上要遠遠超過智能手機,因此有望持續受益的供應商名單也更長。
特斯拉供應鏈陣容十分豪華,共涉及十大部分,包括:動力總成系統、電驅系統、充電、底盤、車身、其他構件、中控系統、內飾和外飾等。
涉及直接、間接供應商130多家,而中國企業占據半壁江山。
下面且聽我細細道來:
1,動力總成系統:
分為鋰電池組、熱管理和直流/直流換流器三個部分。涉及直接、間接供貨商、三十余家。
在鋰電池組中,分為鋰電池組電池、電池管理系統(BMS)、電池熱管理和所有其他電池組組件四個部分。
2,中控系統
對于中控系統,主要分為中控屏、儀表、自動駕駛系統、空調系統等部分,設計直接、間接供貨商三十余家。
3,電驅系統
對于電驅系統,主要分為電機以及電動機驅動模塊兩部分,涉及直接、間接供貨商十余家。 4,其它零部件
對于充電系統,主要分為超級充電莊、線纜、充電槍部分,涉及直接、間接供貨商十余家。
對于底盤與車身系統,主要分為懸掛、制動、車身摸具、車身結構等部分,涉及直接、間接供貨商十余家。
5,內飾及其他
對于內飾及其它構件,涉及直接、間接供貨商十余家。
其中,值得重點關注的包括兩個方面:
1. 電池和電池原材料 上游原材料是確定性最高的受益者。鈷、鋰、磁材及銅箔等有色板塊多個標的將成為特斯拉的潛在供應商。 包括,華友鈷業/洛陽鉬業(鈷),贛鋒鋰業/天齊鋰業(氫氧化鋰),諾德股份(鋰電銅箔),中科三環(電機磁材),南山鋁業(四門兩蓋)以及東睦股份(動力器件殼體)等。
2、充電樁 目前,特斯拉的21家直接供應商中,11家為充電樁設備及運營企業,占比達50%。重點關注:眾業達、萬馬股份,智慧能源。 此外還有:三花智控(熱管理系統龍頭);旭升股份(熱成型壓鑄和緞造);均勝電子(汽車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