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图118论坛118网_免费毛片看_国产成人精品男人免费_91aaa免费观看在线观看资源 _2021黄色视频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寧波優靜水表有限公司 > 必看|第18屆/2017年中國電氣工業100強研究報告

企業動態

必看|第18屆/2017年中國電氣工業100強研究報告

2020-03-11

  再電氣化推進我國領跑世界能源革命

  為實現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大力推進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的推進主要體現為再電氣化的過程。

  從能源生產環節看,再電氣化是指大規模開發利用新能源替代傳統化石能源,新能源通過轉化為電能加以利用。從能源消費環節看,再電氣化是指電能對煤炭、石油等終端化石能源的廣泛替代,從而顯著提高電能在終端能源消費中的比重。隨著再電氣化的深入推進,以電為中心、電網為基礎平臺的能源發展格局將日益凸顯。2016年5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八部門聯合發布《關于推進電能替代的指導意見》是推進我國再電氣化的重要舉措。預計2030年,我國清潔能源發電裝機占總裝機的比重將達到55%左右,電能占終端能源消費的比重將提高到30%左右。

  2017年底,全國政協副主席、科協主席、科技部部長萬鋼指出,當前電力需求呈現新特征,電網形態正從電磁化向電力電子、從毫秒級向微秒級、從多用戶使用向多用戶接入過渡,未來電網發展將面臨更多挑戰。

  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名譽院長周孝信院士在最近的《能源轉型中我國新一代電力系統的發展前景》報告中指出,電力系統轉型是實現能源轉型的主要支撐,高比例的可再生能源、高比例電子裝備接入電網,多能互補綜合能源以及信息物理深度融合智能化是新一代電力系統的顯著技術特征。新一代電力系統有四個技術特征,分別是高比例可再生能源電力系統、高比例電力電子裝備電力系統、多能互補的綜合能源電力系統、信息物理融合的智能電力系統。要實現電力系統轉型,必須實現一些技術突破,其中高效低成本太陽能風能發電技術、高效低成本長壽命儲能技術、高可靠性低損耗電力電子技術、高強度絕緣技術和超導輸電技術、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五類技術具有全局性影響。

  中國作為全球第一大電能生產和消費市場正成為全球能源革命的領頭雁。2015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聯大發展峰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倡議探討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推動以清潔和綠色方式滿足全球電力需求。

  2018年4月,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杰弗里˙薩克斯在題為《中國大膽的能源愿景》的文章中稱,中國提議的全球能源互聯網基于可再生能源、特高壓輸電和能夠利用人工智能的智能電網,它是一國政府為實現巴黎氣候協定目標而提出的最大膽、最鼓舞人心的全球倡議。

  4月10日,在主題為"開放創新的亞洲繁榮發展的世界"的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上,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合作組織主席、全球能源互聯網概念的推動者劉振亞在"通過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來解決可持續發展中的挑戰"演講中指出,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條件已經基本具備。劉振亞表示,全球正面臨資源緊缺、環境污染、氣候變化、無電人口用電等四大挑戰。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能夠從根本上解決上述問題。全球能源互聯網中國倡議自提出以來,得到了包括聯合國在內的國際社會的高度評價和積極響應,被譽為實現人類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內容。全球能源互聯網實質就是"智能電網+特高壓電網+清潔能源",能夠推動實現"兩個替代、一個提高、一個回歸",即能源開發實施清潔替代,能源消費實施電能替代,提高全人類電氣化水平,使化石能源回歸其基本屬性。

  物質、能源和信息是人類社會發展的三大資源,能源革命正在成為人類社會發展的強大推動力量,而技術創新與應用正在成為這場革命的強大支撐。

  第18屆中國電氣工業100強綜述

  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電能生產和消費國家,一批電能裝備供應商正在快速崛起,這從業內權威媒體《電氣時代》自2000年推出的中國電氣工業100強研究就可看出其發展軌跡。新一代電力系統的建設和全球能源互聯網的建設為中國領先電能裝備供應商提供了肥沃的成長土壤。

  第18屆中國電氣工業100強(基于2016年數據,簡稱電氣100強)在2016年完成營業收入3915億元,比上一屆的3480億元增長12.51%,比100強企業在2015年完成營業收入3569億元增長9.69%。

  本屆電氣100強入圍標準為9.26641億元,比上一屆的8.83490億元提高4.88%。7家企業的營業收入超過100億元,其中河南森源集團有限公司以308.86352億元營業收入高居首位,大全集團有限公司211.29377億元第二,白云電氣集團有限公司以169.50102億元第三。營業收入超過50億元的有22家。

  電氣100強在2016年的利潤總額為411億元,比100強企業在2015年的增長6.15%,低于同期營業收入增速3.54個百分點。電氣100強2016年利潤率為10.51%,比100強企業在2015年的利潤率10.86%下降0.35個百分點。12家企業的利潤總額超過10億元,分別為浙江正泰電器股份有限公司、國電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繼集團有限公司、白云電氣集團有限公司、特變電工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南瑞繼保電氣有限公司、臥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平高集團有限公司、中國西電集團公司、河南平高電氣股份有限公司、大全集團有限公司、有能集團有限公司。22家企業的利潤總額低于1億元,其中只有1家企業虧損。

  成長力與贏利能力分析

  電氣100強企業的平均營業收入增速達到9.69%,處于較高的水平。

  44家企業在2016年營業收入增速超過平均數9.69%。增長速度最快的前10強均超過25%,其中有4家企業的增長速度超過一倍。廣州智光電氣股份有限公司以231%的增速居首,長城電工天水電器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江蘇凱隆電器有限公司、重慶ABB變壓器有限公司的增速分居第2、第3、第4。令人意外的是,增速第5的僅為37.97%,與第4的落差巨大。

  營收增速低于5%的有46家,其中29家出現負增長,10家企業的營收出現2位數的負增長,2家企業營收收縮超過3成。

  電氣100強在2016年的利潤總額增速為6.15%,低于同期營業收入增速3.54個百分點。41家企業的利潤總額出現負增長,其中26家企業出現兩位數的負增長,北京四方繼保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威圖電子機械技術(上海)有限公司、西門子電氣傳動有限公司、西門子數控(南京)有限公司、北京合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蘇州西門子電器有限公司、博耳(無錫)電力成套有限公司、順特電氣設備有限公司、上海海得控制系統股份有限公司利潤收縮超過3成。15家企業的利潤增速超過5成,7家企業超過一倍,其中平高集團有限公司利潤總額猛增212倍。

  電氣100強2016年平均利潤率為6.15%,利潤率超過2位數的有47家,超過20%的有19家,最高的8家利潤率均超過34%,其中南京南瑞繼保電氣有限公司、平高集團有限公司、北京和利時系統工程有限公司、國電南瑞南京控制系統有限公司、施耐德萬高(天津)電氣設備有限公司5家企業的利潤率超過40%,居首的南京南瑞繼保電氣有限公司超過60%。20家企業利潤率低于5%,低于1%的有3家,其中1家虧損。

  電氣100強2016年平均利潤率相比2015年下降了0.35個百分點,其中利潤率增加超過1個百分點的有26家,超過5個百分點的有9家,超過10個百分點的有3家,其中平高集團有限公司增加超過40個百分點,實屬意外。

  利潤率降低超過1個百分點的有31家,降低超過5個百分點的有7家,利潤率居首位的南京南瑞繼保電氣有限公司利潤率下降百分點最大為,下降9.99個百分點。

  變壓器等4行業占47席 領先品牌實力雄健

  電氣100強主要分布在變壓器、低壓電器、繼保控制、高壓開關4大行業(綜合性的企業不計在內),分別有14家、13家、11家、9家合計47家,占100強席位近半。

  14家變壓器的營收規模最大,增長速度最快,但利潤率最低且差距相當的大。低壓電器13家企業利潤率達19.17%,居4大行業首位,但營業收入出現小幅下降。繼保控制11家企業利潤率為17.6%,居4大行業第2,相比上年下降1.83個百分點,降幅居4行業首位。高壓開關的9家企業營收出現了達2位數的下降,利潤率13.16%,相比上一年上升了3.06個百分點。

  變壓器是電力系統的核心關鍵裝備,我國變壓器在全球市場具有很強的競爭力,但傳統產品產能過剩嚴重,競爭激烈,平均利潤空間很小,本土企業的綜合品牌實力不強,如2017年底公布的北京大興供電公司新機場輸變電工程設備2包變壓器均由ABB、西門子的合資企業中標。另一方面新一代電網特別是特高壓輸電線路的建設對變壓器提供了全新的要求,需要企業投入數額不菲的研發資金。

  昌吉—古泉11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線路是全球首條1100千伏直流輸電線路工程,項目公開招標的4包換流變壓器由特變電工沈陽變壓器集團有限公司、山東電力設備有限公司、中國西電電氣股份有限公司、保定天威保變電氣股份有限公司4家企業提供,ABB、西門子也與國家電網在換注變壓器的創新合作中做出重要貢獻。

  特變電工中我國第一大變壓器品牌,旗下的特變電工沈陽變壓器集團有限公司、特變電工衡陽變壓器有限公司居14家變壓器企業前2位。

  特變電工沈陽變壓器集團有限公司以65億元的營收居變壓器第1位,增長11.21%,超過14家企業平均增速2.47個百分點,利潤率3.45%居14家企業第12位。公司是中國變壓器行業歷史最長、規模最大、技術實力最強的研發制造基地,創造了無數個中國第一、世界第一,是目前世界電壓等級最高、質量保障體系最健全,試驗裝備、生產設備、生產環境世界一流的世界級特高壓交、直流輸變電科技產業園,變壓器單廠產能超過1億kVA,居世界首位。

  位居100強第63位的重慶ABB變壓器有限公司在14家變壓器企業中表現突出,營收增長超過一倍高居首位,利潤增長超過4倍居首,利潤率高達20.19%,是唯一一家利潤率達兩位數的14家變壓器企業。公司是ABB全球最大的變壓器制造基地之一,是ABB全球的變壓器設計中心,代表著ABB全球領先的技術水平。公司自2011年以來連續5年為中國的800kV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提供直流換流變壓器,2016年為昌吉—古泉11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線路提供直流換流變壓器。

  創新的低壓電器對新一代智能電力系統中的建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特別是用戶側的能源互聯網建設對低壓電器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13家低壓電器企業在100強中的地位有充足的體現,9家企業利潤率超過10%,6家企業探究一下超20%,更有3家企業利潤率超過30%。外資企業在中高端市場的競爭力很強,在利潤率超過20%的6家企業中有5家為外資的。

  ABB新會低壓開關有限公司以37.51%的利潤率高居首位,雖然營收和利潤都出現了6%左右的下降。ABB新會低壓開關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是ABB在中國專業生產塑殼斷路器的合資公司,秉承"在中國,為中國和世界"的經營理念,通過先進的產品設計、生產工藝和企業運營等方面的創新,實現持續高速發展。

  可喜的是本土企業在中高端市場取得了不錯的進展,出現了常熟開關制造有限公司、海良信電器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具備較強競爭力的企業。常熟開關制造有限公司以34.68%的利潤率居13家企業第2位。常熟開關制造有限公司是國內低壓電器行業的領跑者,其兩大主導產品的市場占有率連續多年保持國內行業第一,擁有多個創新平臺,每年推出約10個國內領先、國際先進的新產品,在國內的中高端低壓電器市場具有強大的競爭力。

  同樣定位于中高端市場的上海良信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近年來發展快速,2016年營收增長21.03%,利潤總額增長29.64%,利潤率增加1.06個百分點,在13家企業中均表現突出。公開上市的上海良信電器股份有限公司市值超過50億元,2017年營收增長18.46%為14.52億,歸母凈利潤2.1億,增長29.6%,比營收增速高11個多百分點,發展穩健。

  先進可靠的繼電保護和自動化控制是新一代電力系統的核心要素,處于日趨重要的地位。11家繼保控制100強企業利潤率為17.6%,超過100強平均水平7個多百分點,體現了技術含量高、進入到門檻高、利潤水平高的特點。

  南京南瑞繼保電氣有限公司以62.24%的利潤率高居100強首位,體現了公司在業界的超強競爭力。南京南瑞繼保電氣有限公司主要從事電網、電廠和各類工礦企業的電力保護控制及智能電力裝備的研發和產業化,是國內同領域最大的科研和產業化基地,國家能源局"國家能源電力控制保護技術研發(實驗)中心"的依托單位,連年被評為國家重點高新技術企業和國家規劃布局內的重點軟件企業,年人均營業收入超過200萬元,勞動生產率達到同行業國際領先水平。

  9家高壓開關100強企業利潤率為13.24%,高出100強3.55個百分點,利潤率比上一年提高3.06個百分點,發展勢頭不錯,只是受新東北兩家企業的影響營收出現了兩位數的下降。

  位居第43位的山東泰開高壓開關有限公司表現突出,以21.2%的利潤率位居9家企業首位,同時營收和利潤總額都出現了兩位數的增長。山東泰開高壓開關有限公司為專業研制開發和生產1100kV及以下戶外高壓六氟化硫斷路器、全封閉組合電器、復合絕緣組合電器、預裝式變電站、帶電作業裝備的大型專業化企業,多年來綜合經濟指標居全國高壓開關行業前三名。2017年國家電網公司共進行了6批輸變電項目變電設備(含電纜)招標采購,其中斷路器招標146包,山東泰開高壓開關有限公司中39包居首。

  長三角占半壁江山 九大城市星光燦爛

  第18屆電氣100強分布在21個省區,其中重慶、新疆、四川、陜西、江西、湖南、湖北、河北、海南、甘肅、安徽各有一家企業入榜,其它10個省區有3家及以上的企業入榜。

  長三角占據電氣100強半壁江山,江蘇、上海、浙江共有49家企業入榜。江蘇以27家企業遙遙領先,上海13家企業第2,浙江和北京均有9家企業入榜并列第3。河南、廣東、山東各有6家企業進入。遼寧、福建各有5家企業進入電氣100強。天津有3家進入。

  從營收角度看,江蘇的27家企業以1207億元收入領跑,河南的6家企業以586億元居次,浙江的9家企業以407億元第三。上海13家企業、廣東6家企業、北京9家企業的營收總和都為200多億元。營收的增速榜上,河南以26.87%領先,廣東、山東、江蘇增速均達2位數,天津、遼寧均出現2位數的收縮,福建是另一個出現營收下降的省份。

  在利潤率的榜單上,福建、天津都超過19%領跑各地,北京的也超過15%,上海、廣東、江蘇、浙江4地的利潤率也均達兩位數,但不超過12%。利潤率最低的遼寧比2015年改善了3.24個百分點,進步幅度居首。北京、福建的利潤率相比上一年出現了約1.5個百分點的下降。

  和省區的分布相對應,城市的分布也呈現集中的表現。有9個城市有3家及以上的企業進入電氣100強(直轄市不計在此),共計45家企業。

  以中國電器之都聞名中國乃至世界的溫州有10家企業進入電氣100強(包括電器之都企業在外地投資的企業)。電氣超強的江蘇有5大城市出現在榜單中,南京有9家企業進入,鎮江、蘇州、常州3市各有4家進入,南通有3家企業進入,合計有24家企業進入。福建進入電氣100強的5家企業全在廈門。

  令人意外的是,鎮江的4家企業(全部集中在揚中)以445億元的營收居各城市首位,溫州和南京雖然企業多出不少,但營收卻差至少100億元。廣州3家企業營收增長21%,領跑城市榜。平頂山3家企業領跑利潤率榜和利潤增速和改進榜。

  江蘇以27家企業高居務地區榜首,入圍企業數是浙江的3倍,并有南京、蘇州、鎮江、常州、南通4城市進入城市前9強,均有3家及以上企業進入100強,這種實力確實讓人點贊。分析江蘇的27家企業,有變壓器、繼保控制企業各5家,低壓電器企業2家,而外資企業有7家,其中西門子的投資的就有3家。

  江蘇作為我國第二大經濟體,在電氣領域的超強競爭力基于幾個獨特的集群。南京是我國電網二次設備的發源和集散地,在100強中擁有5家繼保控制企業,在電網保護領域的競爭力可以說是名振海內外。鎮江擁有知名的工程電器島揚中,培育了大全集團有限公司、有能集團有限公司、江蘇中電輸配電設備有限公司、華鵬集團有限公司等領先的電氣企業。常州擁有3家變壓器企業,在輸配電領域具有強大的競爭力。

  反觀浙江,雖然擁有中國電器之都(7家100強企業)這樣超強電氣產業集群,但獨木難支,杭州、寧波等經濟高地雖然電氣產業的競爭力也不低,但沒有好的龍頭企業,在電氣100強的席位競爭中沒能占據有利地位。

  在100強席位上居第二的上海有13家企業進入顯示了非一般的地位。上海作為我國電氣工業的發源地,在改革開放中居最前列,在電氣領域引進外資方面取得了極高的成績,在13家100強企業中就有6家為外資企業,只比江蘇少1家,其中ABB投資的有3家,施耐德電氣投資的有2家。另外還有來自中國電器之都企業投資的2家。

  北京作為工業低地有9家企業進入電氣100強也是一件意外。和上海類似,外資在北京的電氣工業領域擁有超強的地位,有4家外資企業進入100強。

  內資擠壓外資空間 15品牌實力競技

  第18屆電氣100強中有29家為外資企業,決營收為621億元,營收增速僅為1.82%,比內資企業增速低近10個百分點,利潤總額下降超過3%,低于內資企業利潤總額增速12個多百分點,但外資企業的整體利潤率為15.89%,超過內資企業6.4個百分點。

  第18屆電氣100強中,有15個品牌有2家及以上的企業進入,合計53家企業。ABB、西門子、施耐德電氣3大外資品牌分別有10家、6家、5家合計21家進入,其實施耐德電氣還在德力西電氣和順特電氣2家100強企業中占有較大的股份,此數字沒計在內。國家電網直屬的南瑞、平高、山東電工電氣分別有6家、3家、2家合計11家進入。中國電器之都的德力西、正泰、人民分別有3家、2家、2家合計7家進入。這3大勢力共有39家企業進入電氣100強。

  南瑞的6家企業以309億元營收領跑所有品牌,ABB的10家企業以257億元營收居次,特變的3家企業以223億元營收第三。西電、正泰、西門子幾大品牌的營收也超過100億元。

  在營收的增速榜上,山東電工電氣、人民分別以14.08%、13.98%領先,南瑞、思源2品牌的增速也超過10%,而新東北、西門子、四方3品牌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下降。

  利潤率指標上,施耐德電氣和平高分別以30.24%、28.06%領跑,思源、ABB、泰開、南瑞、正泰、西門子、德力西等品牌的利潤率超過兩位數,新東北、四方、人民、山東電工電氣4大品牌的利潤率較低,約5%左右。

  第18屆中國電氣工業六大十強

  "第18屆中國電氣工業100強研究"團隊對十強進行了調整,除前幾屆的"競爭力十強"、"創新力十強"、"成長力十強"外,新增了"生產力十強"、"服務力十強" 、"貢獻力十強"三個十強。

  經過研究團隊的廣泛深入調研,遴選出了最后的六個十強名單。

  第18屆中國電氣工業競爭力十強

  大全集團有限公司、許繼集團有限公司、中國西電集團公司、特變電工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正泰電器股份有限公司、上海ABB工程有限公司、西門子工廠自動化工程有限公司、北京ABB電氣傳動系統有限公司、菲尼克斯電氣中國公司、霍尼韋爾(中國)有限公司

  許繼集團有限公司、中國西電集團公司、特變電工股份有限公司作為中國輸配電的領軍企業在市場上具有較強的競爭力,特別是特變電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西電集團公司是我國特高壓技術創新的主力軍,為我國在一個半世紀的電氣史上首次領先做出了重要貢獻,他們在全球輸配電特別是特高壓市場上具有強大的競爭力。

  大全集團有限公司、浙江正泰電器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國中低壓電器供應商的佼佼者,為配電、用電網的技術效率提升做出較大的貢獻,是市場的真正領跑者。

  上海ABB工程有限公司、西門子工廠自動化工程有限公司、北京ABB電氣傳動系統有限公司3家是電氣100強前30強中僅有的外資企業,在中國的機器人、PLC、變頻器等市場上具有強大的競爭力。

  菲尼克斯電氣中國公司、霍尼韋爾(中國)有限公司在控制、電氣連接等領域是全球最領先技術在中國的本地化,為提供中國相應技術做出較大的貢獻,在市場上具有強的競爭力。

  第18屆中國電氣工業創新力十強"

  德力西電氣有限公司、南京國電南自電網自動化有限公司、圖爾克(天津)傳感器有限公司、深圳市泰永電氣科技有限公司、廈門ABB開關有限公司、維諦技術有限公司、施耐德(北京)中低壓電器有限公司、MR中國公司、北京和利時系統工程有限公司、積成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南京國電南自電網自動化有限公司、北京和利時系統工程有限公司、積成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泰永電氣科技有限公司是我國控制系統的先進供應商,通過長期的持續創新在行業內具備了領先的競爭力。

  廈門ABB開關有限公司、施耐德(北京)中低壓電器有限公司、德力西電氣有限公司3家外資企業在中低壓電器領域進行了世界先進水平在中國的本土化創新,為提升我國行業技術應用水平做出了持續的貢獻。

  圖爾克(天津)傳感器有限公司、維諦技術有限公司在變頻、控制領域的創新取得了杰出的成就。

  MR中國公司在電氣領域創新結出了豐盛的果實。

  第18屆中國電氣工業成長力十強

  廣州智光電氣股份有限公司、江蘇凱隆電器有限公司、重慶ABB變壓器有限公司、伊頓電氣有限公司、陽光電源股份有限公司、新東北電氣集團超高壓有限公司、西門子電機(中國)有限公司、上海海得控制系統股份有限公司、蘇州匯川技術有限公司、北京科銳配電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

  陽光電源股份有限公司、蘇州匯川技術有限公司、上海海得控制系統股份有限公司、廣州智光電氣股份有限公司立足中國新能源、自動化沃土,在持續創新的基礎上取得了快速的成長,在市場上具有較強的競爭力。

  江蘇凱隆電器有限公司、新東北電氣集團超高壓有限公司、北京科銳配電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在全球最大的中國輸配電市場快速成長,成為用戶信賴的品牌。

  重慶ABB變壓器有限公司、伊頓電氣有限公司、西門子電機(中國)有限公司3家外資企業在中國立足各自服務領域在市場上獲得了不錯的成長。

  第18屆中國電氣工業生產力十強

  科爾摩根Kollmorgen、長城電工天水電器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博世力士樂中國、威勝電氣有限公司、北京ABB低壓電器有限公司、德力西電氣(蕪湖)有限公司、研華科技、臺達集團、宜科(天津)電子有限公司、萬可電子(天津)有限公司

  第18屆中國電氣工業服務力十強

  德國倍福自動化有限公司、巴魯夫自動化(上海)有限公司、羅克韋爾自動化(中國)有限公司、歐姆龍自動化(中國)有限公司、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 PLM業務、達索系統、ABB(中國)有限公司、易福門電子(上海)有限公司、天田(中國)有限公司、山崎馬扎克(中國)有限公司

  第18屆中國電氣工業貢獻力十強

  威圖電子機械技術(上海)有限公司、江森自控中國、珠海優特電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巴斯夫(中國)有限公司、魏德米勒電聯接(上海)有限公司、施耐德萬高(天津)電氣設備有限公司、三菱電機自動化(中國)有限公司、皮爾磁工業自動化(上海)有限公司、福伊特驅動技術系統(上海)有限公司、浩亭(珠海)貿易有限公司

  中國電氣工業奮力登頂世界最高峰

  電能的使用率就是人類文明的標尺,是衡量一個國家經濟發展水平的尺度。1882年7月,一臺11.76千瓦的蒸汽發電機組在上海電氣公司開始發電,點亮了南京路上15盞弧光燈,宣告作為后進者的中國電氣時代的開始。1949年,中國電力裝機容量為185萬kW,發電量為43億kWh,分別位居世界第21位和第25位。2011年底中國電力裝機容量達到10.56億千瓦,全年發電量47217億kWh,均超越美國居世界第一位。

  通過國人長期堅持不懈的努力,今天的中國已成為全球電氣化事業的中心和引領者,在以能源互聯網、電能替代、可再生能源、智能電網、特高壓、交通電氣化等為代表的領域成為全球市場的領跑者。特別是由中國國家電網公司主導突破的特高壓輸電技術,是迄今為止難度最大、最復雜的一項電力技術成就,扭轉了我國電力工業長期跟隨西方發達國家的被動局面,誕生了"中國標準",實現了"中國創造"和"中國引領"。

  面對快速崛起的中國,再加上高瞻遠矚的"中國制造2025戰略",全球第一強大的美國正在和邁步走向復興的中國展開激烈的貿易戰和科技戰,意在阻止中國綜合國力特別是科技創新力超越美國。

  電氣裝備是"中國制造"的一個重要領域,在全球已擁有強大的競爭力,但在部分關鍵領域仍然受制于歐、美、日等發達國家,需要中國電氣行業克服發達國家的圍堵,站上世界的最高峰。

  在接下來的近十年時間里,伴隨"中國制造2025戰略"的推進,中國電氣工業將是實現突破發展的關鍵期。新一代電力系統對高效低成本太陽能風能發電技術、高效低成本長壽命儲能技術、高可靠性低損耗電力電子技術、高強度絕緣技術和超導輸電技術、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等提供了極具挑戰性的要求。突破這些技術并取得領先全球的創新成果將是我國電氣工業站穩世界最高峰的基石。

  國家電網雄安新區供電公司4月22日掛牌成立。雄安新區電網規劃按照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著力打造廣泛互聯、智能互動、靈活柔性、安全可控的新一代電力系統,助力雄安新區建設成為高供電可靠性、高度電氣化、高度智能化的綠色智慧新城。根據雄安新區電網規劃,將實現電力100%清潔化,率先成為全時段100%清潔電能供應的城市電網,電能占終端能源消費比例達到52%以上。這無疑將成為世界城市電網的一個創新典范,也是我國電氣工業施展實力的理想場所。

  物質、能源和信息是人類社會發展的三大資源,能源革命正在成為人類社會發展的強大推動力量,電能技術的創新與應用正在成為這場革命的中心。智能、互聯、高效、安全將新一代電力系統對電氣工業提出的全新要求,相信已經站在世界前列的中國電氣工業將擔負起這個重任,為建設全新的引領全球的電氣世界提供出色的裝備和系統。

相關資訊

相關產品

產品系列

在線給我留言

熱門推薦

#{shangpucompany} #{shangpucommend}
免費開通商鋪
掃碼關注電氣網
服務熱線
4008-635-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