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發布中國進口市場報告 進口普惠驅動消費升級
6日,阿里巴巴集團旗下天貓國際、阿里研究院聯合德勤、中國國際商會發布《中國進口消費市場研究報告》。報告顯示,在持續開放戰略和強大內需驅動下,中國消費市場在全球消費市場的份額和貢獻率日漸提升,并正成為全球消費市場重要的增長極。
報告指出,消費升級是中國消費市場主旋律、進口消費普惠趨勢愈加明顯、創新模式助推海外品牌走入中國是當前中國進口消費市場的三大趨勢。
報告稱,消費連續五年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第一拉動力,持續開放的政策推動中國消費成為全球消費市場的一個重要的增長極。進入2019年,以跨境電商為代表的新進口模式使中國與全球各國的鏈接愈加緊密。
報告指出,在開放的政策下,中國積極調整關稅,持續降低外國商品進入中國市場的門檻。數字化正在圍繞人、貨、場、鏈全方位地對零售領域進行重構。隨著3至5線城市和縣域地區消費觀不斷成熟,收入的逐年增加以及便捷和高效的電商渠道全面覆蓋3至5線城市和縣域地區消費者的生活方式和購物歷程,以上地區消費者對有一定附加值的品牌和品質化的進口消費需求持續釋放。
值得關注的是,報告指出縣域地區跨境電商滲透率持續增長。中國進口消費市場走向普惠,縣域消費市場動能迸發,成為可開拓的新增量市場。據天貓國際數據顯示,縣域地區跨境電商的滲透率從2014年的1%,增長到2018年的7%。從用戶占比來看,3至5線城市和縣域地區消費者已占全國用戶數的45%,其中,縣域經濟地區跨境電商用戶占比達23%,超過全國用戶的五分之一。
得益于跨境電商平臺的發展與普及,跨境貿易壁壘的消減,消費品進口來源國趨向多元化,小眾國家進口消費品整體份額持續上漲。
天貓國際數據顯示,拉脫維亞、斯里蘭卡、印度、越南、保加利亞、俄羅斯、古巴、塞浦路斯、阿根廷、希臘、柬埔寨、盧旺達等國家進口消費品同比增長均超過200%。
“跨境電商消費進口源于中國市場開放和消費升級,這也是中國增量消費的重要驅動力。”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阿里研究院院長高紅冰表示,目前,中國跨境電商交易額僅占整體網購市場的2.2%,未來發展潛力巨大。
(殷曉圣、張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