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纜全長913米,電纜頭部存在811皮庫的放電量,第一個中間頭附近有532皮庫放電量……” 近日,在10KV月湖開閉所內,溫州電力局配電運檢工區電纜技術人員在設備廠家配合下,對該開閉所的一條進線電纜進行振蕩波局部放電測試。
這是溫州配網首次引入使用電纜振蕩波局放測試新技術。
近年來,隨著溫州經濟社會持續快速發展和城市化不斷推進,溫州市區配網的電纜化程度越來越高。如何確切有效的掌握電纜設備的健康狀況,就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隨著電網設備狀態檢修工作的開展,利用先進檢測手段對電纜線路的運行狀態進行診斷就顯得尤為重要。
據了解,振蕩波電纜局部放電檢測技術,是近年來國內外新發展起來的一種用于電力電纜局部放電測量及定位的技術。其工作原理是通過將離線的電纜一端與局部放電測試儀連接,給電纜做“心電”檢查。
然后,由技術人員根據被試電纜的振蕩“心電圖”,分析得出一份“健康診斷報告”,全程跟蹤預測電纜的健康水平。
該測試技術可使電纜故障處理由事后補救變為事前主動預防,為配網電纜線路狀態評價提供真實數據,降低事故率,科學有效地強化電纜線路的狀態檢修,增強配網運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