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久前舉辦的光伏行業頂級科技盛會第29屆國際光伏科學與工程會議(PVSEC29)暨第18屆中國光伏學術大會活動上,面對千余位來自全球的光伏資深人士,新特能源董事長張建新在致辭中指出:"得益于光伏科學與工程技術的快速發展,使得光伏發電成為成本下降最快的可再生能源。2022年,中國將迎來光伏產業全面平價上網,全球年新增裝機量也即將進入“200GW時代”。"
而同期,隆基股份總裁李振國則更為樂觀,他認為五年內光伏產能將達到400GW,并且"不用擔心"市場問題。 兩位行業領導對光伏市場的預測,為市場的發展確實帶來不少信心。 與業內多位資深人士進行溝通了解,他們普遍認為"光伏200GW時代"是值得期待的,當然,行業與世界都會發生一些變化:
●首先,光伏市場將呈現去中心化而變得更加多元。2017、2018年,中國光伏新增裝機約戰全球光伏市場的一半,是無可爭議的核心。隨著光伏成本下降,越來越多的國家與地區實現了光伏平價上網,而中國面臨政策調整,2019年這一比例將下降到原來的四分之一,但更多的新興市場穩定了市場需求,而多元化的光伏市場格局會讓產業更穩定。
●其次,光伏屬于能源行業,平價后仍然不會完全擺脫政府的宏觀調控和地緣政治的影響,但從售價方面,由于不再有剛性的倒逼機制,市場選擇不再以成本為唯一要素,變得更加靈活,在以成本為基礎的前提下,光伏應用將得到大規模發展。同時部分國家與地區光伏將作為能源價格的天花板,倒逼傳統化石能源價格下調,因此可能形成新一輪的"平價目標"。
●第三,隨著光伏發電在能源結構中的地位越來越重,國際上各個國家出于能源安全的考慮,保護性條款會隨之增多。光伏的生產與銷售將從中國更多的延展到海外市場,以規避這些風險。
●第四,隨著光伏發展帶來的能源便捷化,建立電力、交通網絡等基礎設施將更加容易,發展中國家與地區的發展將變得更加容易。以越南為例,每年GDP10%的增長帶來超過13%的電力需求,因此使用光伏發電成為該國最有效也是最經濟的手段。
●第五、光伏等新能源正在推動電網進行一場深層次的變革,電網的結構、管理方式以及配套部件都在發生變化。同時隨著高比例新能源裝機的實現,電網的工作重心將更多的向其轉移和傾斜,相應的會做出重大調整。 200GW時代的開啟,將重新定義光伏的地位與價值,從替代能源逐步走向主流的過程中,電網與社會都會隨之進行重大的變革。 2050:一個50%光伏的電力世界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德國法蘭克福財經管理大學和彭博新能源財經日前共同發布的2019《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資趨勢報告》有力的證明了"光伏200GW時代"的觀點:報告綜述了從2010-2019年十年間可再生能源發展歷程,光伏在這十年中遠遠領先其它任何形式的能源技術。
2018年可再生能源發電繼續走強。據估計,全球安裝了181GW(吉瓦、千兆瓦),略高于2017年的新增量,總裝機容量增長超過8%。經過多年的穩定增長,該比率年內新增產能持平,全球可再生能源總容量約為2378 GW。2018年底增加約100 GW太陽能光伏,又是一次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的領先者。太陽能光伏發電的增加占新可再生能源的55%。其次是風力發電(28%)和水力發電(11%)。連續第四年增加可再生能源發電量超過了化石燃料的凈安裝量和核容量之和。 報告指出,2018年全球前十主要國家電力生產量為26614.8TWh,按光伏每瓦每年發電1300小時計算,主要國家電力可以折算成20000GW的光伏電站。而截至2018年光伏電站總裝機為505GW,發電量占比2.4%。 以此為基礎推算,光伏平均發電年小時數1266小時,但考慮到一些非主要前十國家的光伏裝機不應計算在內,因此仍然以1300小時做粗略估算。如果每年新增光伏裝機200GW,約占全球發電總量的1%,而隨著光伏發電成本進一步下降,這個速度還會進一步增加,如果達到400GW,那么每年光伏新增裝機將占全球主要國家發電量的2%。
2018年水力發電仍然霸占再生能源發電的主導地位,占再生能源發電的15.8/26.2=60.3%,其次是風力發電5.5/26.2=21.0%、太陽能光伏2.4/26.2=9.2%和生物質發電2.2/26.2=8.4%。2018年底再生能源發電量足以供應全球發電量的26.2%。而未來三十年,風電與光伏每年將至少以占全球電力裝機1%-1.5%的比例增長,而隨著光伏、風電成本的進一步下降,這一速度是逐步加快的,2050年,光伏在全球能源的占比必然會超過30%甚至50%。 牽一發而動全身,光伏正在改變能源格局,改變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