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纜系統的全壽命管理就是從工程設計、入網檢測、制作安裝、竣工驗收、運行維護、故障處理與分析等環節進行全面、深入、規范的監督與管控。主要包括兩個方面:嚴格把好電纜入網檢測關。改進檢測手段,完善運行監控系統。此外,還應加強電纜系統老化評估及檢修策略制定。
把好電纜入網檢測關
為了嚴把電纜入網檢測關,應加強對重要供應商或重要線路在生產環節的質量監督工作,確保其質量符合要求。當產品到貨時,完善檢測制度,提高產品質量檢測的能力。同時,加強電纜敷設、附件安裝質量監控。
另外,提升交接驗收管理水平,嚴格執行相關交接試驗規程,確保新設備"零缺陷"投產。
改進檢測手段
完善運行監控系統
通常,可以利用紅外熱像儀可以隨時檢測電纜線路上任意點運行的實時溫度,實現對溫度的實時檢測,在實際運行電纜線路中可以發現很多問題。利用鉗形電流表分別檢測各相電纜金屬護層的接地電流,可以反映出電纜絕緣外護套的非正常狀態。用高頻電流傳感器或電容型傳感器從高壓電纜接地回路中提取電信號,信號經濾波、放大、模數轉換等處理后存入輔助分析軟件,通過頻譜分析、提取典型信號特征等方法識別局放信號。
依據電力電纜狀態檢修試驗規程,嚴格執行定期巡檢。研發電力隧道巡檢機器人,靠機器人傳輸隧道內采集的信息,減輕運行人員工作強度提高工作效率。采用電力隧道智能巡檢PDA應用技術,搭建PDA智能巡檢體系,通過PDA技術可對隧道內人員和設備進行有效定位,確保巡檢人員的安全。
此外,要完善電纜運行監控系統。運行監控中心集合了分布式光纖測溫、井蓋集中監控、電纜負荷監視、電力隧道攝像監控、搶修車輛及運行人員PDA巡視及定位、信息接收與處理、電纜網突發事件應急指揮以及集GIS、MIS等管理系統一體化的管理平臺。
但在實際生產中,缺乏對電纜監控中心的評估及各項功能的深化應用。開發基于多參數監測的高壓電纜網運行狀態監測及狀態檢修專家系統,制定電纜隧道防火策略及應急措施,逐步完善系統功能,實現規范化、實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