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國網甘肅經研院組織東南大學、同濟大學及蘭州大學等院校專家到張掖750 kV 輸變電工程等項目現場,開展特殊環境下新型功能性輸變電基建材料研究與開發實地考察。
該研究依托凍土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土木工程防災國家重點實驗室、西部災害與環境力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混凝土與預應力混凝土結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及祁連山生態環境研究院等相關研究機構,融合“全應力空間中耦合溫度效應的凍土強度準則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導電混凝土在季凍區輸變電工程中的應用研究”國家科技部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項目及“一種基于二維有界區域夾雜問題理論解的新型計算損傷力學模型開發及應用。”2018年甘肅省科技廳自然基金等項目,有較強的科研代表性。考察組專家們試圖通過實際工程環境現場基本數據的收集和處理及對影響材料耐久性因素的判斷和分析,探討在典型復雜地質狀況與惡劣氣候條件結合的代表性工程環境中,改善輸變電工程現場的優化方案。
此次國網甘肅經研院聯合國內頂尖高校研究力量,通過工程現場考察,測試實驗室條件下制造的新型功能性材料在復雜電力工程現實環境中的性能表現,并優化其實驗方案,為電力建設新材料的設計和制作提供扎實的科學依據,使實驗新成果盡可能降低電力工程施工成本、提高施工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