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站效率第一 4年前,國家能源局與大同發改委啟動了影響深遠的"領跑者"計劃,國內最頂尖的光伏企業在此群雄爭鋒,13個電站于2016年6月30日前順利并網。同年,大同領跑者基地成立了綜合技術監測平臺,每月公布各電站發電情況,開啟了中國光伏產業數據化的大門。


智慧平臺升級 電站中接入自主研發的智慧能源管理平臺,對電站運行狀態全方位實時監測,采用大數據智能分析算法,實現設備亞健康狀態精準預警。監控人員根據平臺預警線上派單,運維人員利用可視化智能運維巡檢系統的實景展示功能,對異常設備精準定位,自動導航,提升消缺速度,降低發電損失。 電站性能優化 光伏電站的發電性能與設備運行匹配度相關。因此,陽光智維技術團隊開展了系統工作電壓優化的研究課題。技術人員以電站實際設備參數及運行工況建立模型,對光伏電站直流、逆變、傳輸、升壓等系統深度挖掘,研究出一套光伏電站系統電壓優化適配算法,提升效率,降低損耗。 根據電站組串傾角、地形、環境等特點,技術團隊采用多種精密儀器對組串進行檢測,通過數據建模指導現場改進,實現最優匹配方式,減少串并聯失配損失。此外,在場區固定遮擋位置安裝自主研發的功率優化器,數據顯示,優化后的單個組串發電量平均提升約3%。 電站環境控制 針對大同采煤沉陷區的實際情況,技術團隊還采用了iClean清潔預測系統實時采集數據,獲取電站現場灰塵損失度,并結合當地天氣以及清洗成本等因素,通過智能算法判斷最佳清洗時機,從而獲得最大清洗收益,降低組件清洗成本。此外,植被防控和動物防控等定制化解決方案均應用其中。 隨著平價上網的到來,光伏電站運維越發受到關注。除了當前行業普遍認可的大方陣、1500V高容配比等系統集成手段降低度電成本的同時,通過技術和運維管理優化提升電站發電效率、增加發電收益也不失為助力平價上網的另一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