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供熱是城市基礎設施,專業性強、涉及面廣,關系公共安全、社會穩定,必須扎實持續地推進供熱安全生產體系建設。為貫徹建設部《關于加強市政公用事業監管的意見》,夯實集中供熱行業推行特許經營的基礎,根據2006年安全工作部署,現就2006年度供熱安全生產工作提出建議如下,各供熱單位應結合本企業的實際情況,認真梳理本單位的“人、財、物、科技、信息、制度”等資源和管理要素,加強供熱安全生產的體制、機制、制度建設,圍繞供熱安全生產目標,系統地展開工作,確保穩定提高2006年連續穩定保質供熱安全生產水平:
一、理順體制,進一步加大供熱安全生產控制力度
體制是人、財、物為重點的組織模式,是供熱安全生產基層建設的重要內容。按照《城市供熱條例》和《城市供熱服務質量要求》,集中供熱系統運行事故率應低于2‰、用戶報修處理及時率要求達到100、用戶室溫合格率要求不低于98,各供熱單位要以此為供熱安全生產總目標,全面組織安全和生產,特別要結合企業實際,組織重大安全隱患排查和專項整治,確保不發生重特大事故和責任死亡事故。
要加強安全生產的組織領導,加大安全生產投入、分解安全生產目標、健全安全生產組織、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加強安全生產獎懲考核力度、實行安全生產事故責任追究制,按照安全生產無縫隙全覆蓋的要求,分級簽訂安全生產目標責任書。
要配齊專業技術力量、搶修維修設備,完善設備檢修計劃、應急搶修預案、年度供熱方案,進一步分解操作規程、責任落實到人、科學調度生產、規劃煤炭儲運,特別要安排好新增用戶供熱、停熱期間設備檢修、采暖前系統充水試壓、熱網定期巡查等工作。
要以提高員工素質為出發點,突出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強化安全文化建設,以本質安全建設為目標,堅持預防為主,加大鍋爐房、管網等處重大安全隱患排查整改和熱力井、變壓器等重大危險源監控力度,確保人員安全和設備完好。
二、創新機制,進一步增強供熱安全生產應變能力
機制是科技、信息的組織方法,是企業安全生產的活的靈魂,要不斷豐富和完善企業各種安全生產反應機制,特別是要按照預防為主的方針,通過科技手段、設備裝備、管理組織等方法,積極地消除隱患,開展本質安全生產建設。
如設立科學的圖表,按照室外氣溫調節供熱量,有條件的企業要設置CMS等現代控制系統、安裝氣候補償器。如加強鍋爐和管網設施的定期巡查及時發現問題、及時整改隱患、避免系統損害釀成災害,大型企業要研究設置在線鍋爐管網故障分析系統,提前預報供熱系統設備隱患,科學安排好隱患整改。
各單位要系統地啟動供熱前準備工作,特別是設備檢修、煤炭儲備、充水試壓等周期性的生產安排,并積極研究供熱初期供熱故障解決機制和節會寒流期間供熱工作機制,強化供熱穩定。
供熱生產事故發生原因復雜,除了積極地預防事故,要繼續研究本企業的實際,周密地安排各種可能事故的應急處理預案并加強演練,有效地遏制事故發生后擴大損害。
三、落實制度,進一步提高供熱安全生產標準水平
制度是從企業資源到企業目標的組織形式,是一些列的必須、應該、宜、可、不得、禁止等等的程度要求不同的運行操作管理的規則,是供熱安全生產基礎建設的重要內容。要深入組織貫徹和分解落實《城鎮供熱系統安全運行技術規程》《城市供熱條例》《供熱質量要求》《住宅室溫測量規范》《關于貫徹落實供熱條例的有關意見》等政策法規,并逐步把穩定的企業供熱安全生產機制轉化成可操作實行的廠規廠法等內部制度,有條件的企業要探索持續改進和提高安全生產水平的ISO9001等與世界接軌的管理標準化建設,逐步創建企業標準。
要層層貫徹安全生產責任制和獎懲制,推行隱患督察單制度和隱患整改責任制,落實安全生產事故責任追究制、采取定期督察和年終考核,嚴肅事故調查處理和報告制度。
要嚴格工程驗收制度,新建改建擴建工程項目必須按照有關部門要求配套齊全安全設施,確保基本建設與供熱生產、供熱經營、供熱服務相協調,為安全生產提供設施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