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國經濟形勢總體上是好的。2008年,戰勝兩場特大自然災害,經濟保持平穩較快發展。國內生產總值(GDP)達到300670億元,增長9%,其中第四季度受金融危機影響僅增長6.8%。2008年9月份起,壓鑄業由于國外訂單大幅度減少,全年生產增長率回落,這說明國際金融危機確實造成很大影響。但機遇也同時存在。
2009年國內生產總值預期目標增長8%左右;擴大內需,國家實施總額4萬億元的兩年投資計劃,十大產業調整振興規劃,均為壓鑄業提供了遼闊的發展空間。特別是汽車工業規劃目標:2009年產銷量力爭超過1000萬輛,2009年至2011年三年平均增長率要求達到10%。中國汽車產品90%以上在國內銷售,受國際市場的影響較小。09年第一季度汽車市場呈現回暖跡象,2月份產銷雙超80萬輛。
跨國汽車公司將中國汽車市場作為“避風港”,加大在我國的投資。2008年9月通用汽車公司投資2.5億美元建設通用汽車中國園區及技術科研中心;豐田汽車投資5.84億美元在長春建設年產10萬輛的中國第四工廠。豐田計劃2010年銷售100萬輛;福特汽車表明在中國市場的長遠戰略規劃不變;克萊斯勒積極尋求在中國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伙伴關系。2008年9月,德國采埃孚集團與中國客車制造商宇通汽車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相繼又與兩家主流的中國商用車企業建立戰略聯盟。德國另一家零部件巨頭大陸集團,也與中國重汽集團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即使受金融危機影響,進程有所調整,但總的發展方向是不會改變的。此外,摩托車、電器電訊、家電五金、機電儀表、輕工等行業振興規劃的實施,均為中國壓鑄業的生存發展提供新的機遇。
壓鑄工業的市場領域大致包括汽車及交通工具、建筑及住宅用品產業、器械與儀器、電力/電信工業、電子計算機設備及其它等。中國壓鑄件產量呈現逐年攀升的勢頭,2001年以來,年均增長率達13.25%。當前正值我國汽車工業處在高速增長期,規模效應開始呈現。壓鑄工業與汽車工業的關聯度,主要集中于轎車的生產上。中國汽車工業的這種結構性改變,賦予了壓鑄工業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