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图118论坛118网_免费毛片看_国产成人精品男人免费_91aaa免费观看在线观看资源 _2021黄色视频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天津市東麗區摩天大易建筑材料經營部 > 2019《BP 世界能源統計年鑒》:世界正走在一條不可持續的發展道路

企業動態

2019《BP 世界能源統計年鑒》:世界正走在一條不可持續的發展道路

2019-12-27

今天(7月30日),第68版《BP世界能源統計年鑒》中文版(以下簡稱“《年鑒》”)在北京發布。

《年鑒》指出,可再生能源日趨成熟,但發電燃料結構并沒有明顯優化,非化石燃料(36%)和煤炭(38%)在2018年的占比和二十年前相比幾乎沒有發生變化。電力需求的強勢增長,尤其是發展中國家的需求,使得電力行業的脫碳十分困難。2018年,碳排放增長2.0%,為近七年最高增速。

BP集團首席經濟學家戴思攀表示:“多年以來,能源需求和碳排放量都在以最快的速度增長,針對氣候變化采取行動的社會訴求與實際進展速度之間存在不匹配現象,而且情況日益嚴重。世界正走在一條不可持續的發展道路上。”

2019年版《年鑒》的主要發現包括:

▫2018年,一次能源消費增長 2.9%,幾乎是過去十年平均增速(1.5%)的兩倍,也是2010年以來的最高增速。

▫天然氣消費量增長和產量增長均超過5%,是過去三十多年需求與產量增長最為強勁的年份之一。

▫可再生能源增長 14.5%,與2017年創紀錄的增長速度接近,但在總發電量增量中,可再生能源仍然僅占約三分之一。

▫在經歷三年的持續下降(2014年至2016年)之后,2018年煤炭消費量(+1.4%)和產量(+4.3%)連續第二年增加。

(來源:中國能源報 ID:cnenergy 記者:盧奇秀)

2018年回顧

① 能源市場的發展情況:

2018年,一次能源消費增長2.9%,幾乎是過去十年平均增速(1.5%)的兩倍,也是2010年以來的最高增速。

分品種看,能源消費的增長主要由天然氣驅動,后者的貢獻超過40%。可再生能源是第二大驅動因素,所有的燃料增速都超過了過去十年的平均速度。

中國、美國及印度共貢獻了全球能源需求增長的三分之二。其中,美國的能源需求增長創三十年來新高。

②碳排放:

碳排放增長2.0%,為近七年最高增速。

③石油:

年度平均油價(即期布倫特)從2017年的每桶54.19美元上漲至每桶71.31美元。

全球石油消費增長1.5%,即140萬桶/日。中國(68萬桶/日)和美國(50萬桶/日)是最主要消費增長來源。

全球石油產量增加220萬桶/日。幾乎所有的凈增長都來自美國,220萬桶/日打破了歷史上單一國家的年產量增長記錄。此外,加拿大(41萬桶/日)和沙特阿拉伯(39萬桶/日)的產量增長被委內瑞拉(-58萬桶/日)和伊朗(-31萬桶/日)的減產抵消。

煉廠原油加工量增長96萬桶/日,低于2017年150萬桶/日的同比增量。然而,煉廠平均開工率繼續攀升,達到2007年來的最高水平。

④天然氣:

天然氣消費增長1950億立方米,增速達5.3%,為1984年來最快年增速之一。

消費增長主要來自美國(780億立方米),其次是中國(430億立方米)、俄羅斯(230億立方米)和伊朗(160億立方米)三國。

全球天然氣產量增長1900億立方米,增速達5.2%。其中,美國貢獻了幾乎一半的產量增長(860億立方米)。2018年美國油氣產量增長均打破了單一國家的歷史最高年產量增長記錄。俄羅斯(340億立方米)、伊朗(190億立方米)以及澳大利亞(170億立方米)緊隨其后。

跨區域天然氣貿易增長390億立方米,增速達4.3%,超過去十年平均年增速的兩倍。液化天然氣的持續快速擴張是主要原因。

液化天然氣的供給增長主要來自澳大利亞(150億立方米)、美國(110億立方米)和俄羅斯(90億立方米)。約一半的液化天然氣進口增長來自中國(210億立方米)。

⑤煤炭:

煤炭消費增長1.4%,為近十年平均增速的兩倍。

煤炭消費的增長主要來自印度(3600萬噸油當量)和中國(1600萬噸油當量)。經合組織國家的煤炭需求降至1975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費中所占比重下降至27.2%,為近十五年來最低。

⑥可再生能源、水電和核能:

可再生能源增長14.5%。盡管其7100萬噸油當量的增量十分接近2017年的創紀錄高位,這一速度仍略低于歷史平均水平。

太陽能發電增長3000萬噸油當量,僅低于風能發電(3200萬噸油當量),并貢獻了超過40%的可再生能源增長。

分國家來看,中國再次成為可再生能源增長的最大貢獻者(3200萬噸油當量),超過了經合組織的增量總和(2600萬噸油當量)。

水電增速達3.1%,超平均水平。其中,歐洲發電量回升1290萬噸油當量,達9.8%,大致抵消去年急劇的下滑。

全球核電增長2.4%,為2010年以來的最快增速。其中,中國貢獻幾乎四分之三的增長(1000萬噸油當量)。日本(500萬噸油當量)緊隨其后。

中國要點

盡管經濟增速放緩,中國的一次能源消費在2018年增長4.3%,達2012年來最高增速。過去十年的平均增速為3.9%。

◆2018年,中國占全球能源消費量的24%和全球能源消費增長的34%。中國連續18年成為全球能源增長的最主要來源。

◆ 中國化石能源消費增長主要由天然氣(+18%)和石油(+5.0%)引領;煤炭消費連續第二年增長(+0.9%)。

◆中國的能源結構持續改進。盡管煤炭仍是中國能源消費中的主要燃料,但2018年其占比為58%,創歷史新低。

◆2018年,中國可再生能源消費增長29%,占全球增長的45%。

◆中國成為全球第一大油氣進口國。2018年,中國石油對外依存度達72%,為近五十年來最高;天然氣對外依存度為43%。對能源安全風險的擔憂繼續上升。

◆非化石能源中,中國太陽能發電增長最快(+51%),其次是風能(+24%)和生物質能及地熱能(+14%)。水電增長3.2%,約為近十年平均水平(9.2%)的三分之一。

◆中國核能發電量增長19%,超過近十年平均增速(+15%)。全球核能發電增量的74%來自中國。

◆2018年,中國因能源使用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增長2.2%,相較于近五年平均增速(0.5%)呈現顯著反彈。

以下為具體行業數據圖表一覽

石油

2018是又一個過山車一樣的年度。油價從年初開始攀升,在十月份一度達到令人炫目的85美元/桶,但隨后在第四季度暴跌至50美元/桶。

石油需求沒有太大的波動,繼續穩步增長,每日需求量在去年基礎上增加140萬桶。從絕對量上來看,發展中國家和地區主導了這一部分的增長。其中,中國(70萬桶/日)和印度(30萬桶/日)貢獻了約三分之二的增量。但是相比過去十年,美國的表現一反常態。2018年,美國的石油需求增加50萬桶/日,達近十年來最高增長,最主要的推力是新興產能投產下乙烷需求的增長。

1.jpg

全球產量增加220萬桶/日,超歷史平均水平的兩倍。增長主要是由美國驅動,其220萬桶/日的增長是單一國家石油產量年度增長的歷史最高水平。自2012年致密油革命開始,美國的產量(包括天然氣凝液)已經增加超過700萬桶/日,大致相當于沙特阿拉伯的原油出口量。

2.jpg

這一令人驚嘆的增長已經轉變了美國的經濟結構和世界石油市場的動態。因此,美國凈石油進口量已經從2005年的1200萬桶/日下降至不到300萬桶/日。

煉廠加工量于2018年增長96萬桶/日,低于2017年150萬桶/日的年增量。加工量下降的部分原因是非煉化液體(例如天然氣凝液)的創紀錄增長。

5.jpg

天然氣

2018年是天然氣取得繁榮發展的一年。全球消費和產量都實現了5%以上的增長,均是近三十年的最快增速之一。美國貢獻了全球40%的需求增長和45%的產量增長,是這一勢頭的最主要推力。

6.jpg

美國的天然氣產量增長860億立方米,增速達12%,主要增長來自馬塞勒斯、海恩斯維爾和二疊盆地的頁巖氣。實際上,美國在去年創紀錄地實現兩項第一:單一國家石油和天然氣年產量增長歷史最高。這一成績消除了世人對頁巖革命影響力的質疑。俄羅斯(340億立方米)、伊朗(190億立方米)和澳大利亞(170億立方米)對全球天然氣產量增長也有所貢獻。

美國天然氣消費在去年增長780億立方米,這幾乎是過去六年增長的總和。超乎尋常的增長似乎也與天氣影響有關。供暖和制冷需求直接刺激了天然氣消費。此外,電力需求增長也間接提升了天然氣消費。美國在去年淘汰了約15吉瓦的煤電產能,這使得發電用天然氣增加。

其他國家的需求增長主要集中在中國(430億立方米)、俄羅斯(230億立方米)和伊朗(160億立方米)。這三個國家和美國共貢獻80%的天然氣需求增長。

2018年,中國的天然氣消費增長高達18%。

7.jpg

2018全球天然氣探明儲量增加0.7萬億立方米,達196.9萬億立方米。增長的原因主要是阿塞拜疆新增的儲量(0.8萬立方米)。俄羅斯(38.9萬億立方米)、伊朗(31.9萬億立方米)和卡塔爾(24.7萬億立方米)是儲量最高的三個國家。根據2018年的儲產比,全球天然氣還可以以現有的生產水平生產50.9年,相較2017年減少2.4年。中東(109.9年)和獨聯體國家(75.6年)的儲產比高于其他地區。

煤炭

2018年全球煤炭儲量為1.055萬億噸,主要集中在少數幾個國家:美國(24%)、俄羅斯(15%)、澳大利亞(14%)和中國(13%)。其中大部分儲量為無煙煤和煙煤(70%)。根據2018年全球儲產比:全球煤炭還可以以現有的生產水平生產132年。其中,北美洲(342年)和獨聯體國家(329年)為儲產比最高地區。

15.jpg

在2017年小幅回升的基礎上,煤炭消費在2018年進一步上升。煤炭消費量(1.4%)和產量(4.3%)的增速均創近五年新高。產量增長集中在亞太地區(16300萬噸油當量) 。其中,約一半的全球增長來自中國,印度尼西亞產量增長5100萬噸油當量。煤炭消費增長為2013年以來最快增速。煤炭消費的增長同樣是由亞太地區(7100萬噸油當量)驅動,尤其是印度(3600萬能噸油當量)。十年之前,亞太地區占全球煤炭消費的三分之二,如今這一比重已經上升至四分之三。

16.jpg

發電用煤仍是煤炭消費增長的主要原因。可再生能源增長迅猛,中國和印度在2018年都實現了25%以上的可再生能源增長,占世界總增長的大約一半。但是這還是無法跟上發電需求的增長步伐。因此,發電需求的增長仍需要更多的煤炭來滿足。

17.jpg

核能與水電

18.jpg

核能消費在2018年增長2.4%,其中,全球有接近四分之三的增長來自中國(1000萬噸油當量)。實際上,中國的核能消費在過去十年里至少增長了四倍。核能消費下降最多的為韓國(-300萬噸油當量)和比利時(-300萬噸油當量)。

全球水電消費上升3.1%,略高于近十年平均水平(2.8%)。中國(800萬噸油當量)和巴西(400萬噸油當量)貢獻了最大增量。亞太地區在全球水電消費結構中的比重在近年來顯著上升:2018年,41%的全球水電消費來自亞太,而在二十年前這一比重僅有20%。

19.jpg

生物燃料

20.jpg

生物燃料產量在2018年的平均增速為9.7%,系2010年來的最高水平,略高于近十年內平均增速。巴西(310萬噸油當量)和印度尼西亞(220萬噸油當量)共貢獻三分之二的全球增長(850萬噸油當量)。燃料方面,2018年的乙醇產量達到6040萬噸油當量,其中北美洲國家占比達到56%。生物柴油產量達到3490萬噸油當量,其中歐洲國家占37%。

電力

21.jpg

在北美洲,天然氣是最主要的發電燃料,其次是煤炭。中南美洲方面,超過一半的電力來自水電。在歐洲,核能、煤炭、可再生能源和天然氣發電的作用都很重要。天然氣目前是獨聯體國家和中東地區最重要的發電燃料。在非洲,天然氣和煤炭共計貢獻了七成的發電量。煤炭仍然是亞太最主要的發電燃料。

22.jpg

從全球來看,煤炭仍然是主導的發電燃料,占比達到38%,與二十年前的比重基本保持在同一水平。天然氣是第二大主要發電用能源,份額達到23.2%, 高于1998年。石油和核電的比重在這一時期有明顯下降。可再生能源的比重從十年前的僅3%增長至9.3%。可再生能源的普及程度在不同區域差距明顯:歐洲的可再生能源比例達到18.7%,為全球最高,其次是中南美洲,比例為12%。

23.jpg

電力產業是最大的單一碳排放源,在世界向低碳轉型的過程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全球電力需求增加3.7%,這是近二十年來的最高增速之一,約占一次能源增長的一半。大部分的增長(81%)仍是來自發展中國家。其中,中國和印度共貢獻了三分之二。美國對2018年的強勁增長有著突出貢獻。受天氣因素影響,美國的電力需求在過去一年里增加3.7%。

在供給方,發電量的增長主要來自可再生能源(14.5%)。約三分之一的增長來自可再生能源,其次是煤炭(3.0%)和天然氣(3.9%)。中國繼續領跑可再生能源增長,占全球可再生能源增長的45%,超過經合組織所有成員的總和。可再生能源看起來日趨成熟,但發電燃料結構并沒有明顯優化,非化石燃料(36%)和煤炭(38%)在2018年的占比和二十年前相比幾乎沒有發生變化。

電力需求的強勢增長,尤其是發展中國家的需求,使得電力行業的脫碳十分困難。

顯而易見的是,轉型的進展速度遠遠落后于巴黎氣候目標的設想。《年鑒》指出,過去一年又一次給我們發出了警告:我們正走在一條不可持續的道路上。

相關資訊

相關產品

產品系列

在線給我留言

熱門推薦

#{shangpucompany} #{shangpucommend}
免費開通商鋪
掃碼關注電氣網
服務熱線
4008-635-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