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kV柱上開關在農網線路上的合理應用,為供電企業提高供電可靠性立下了汗馬功勞。該文針對農網線路的結構與故障性質,應選用不同型式的10kV柱上開關設備。
關鍵詞:10kV;柱上開關;合閘涌流
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用電量不斷的增加,用戶對供電的可靠性及供電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0kV柱上開關設備在農網線路上的合理應用,為供電企業提高供電可靠性立下了汗馬功勞。但是隨著我國配電網技術的發展,農網的結構與布局日趨復雜,農網線路容量的增大,線路絕緣化水平進一步的提高,農網線路的故障性質發生了變化,因此對10kV農網線路柱上開關的選擇與應用提出了新的要求。
110kV柱上開關的分類
10kV柱上開關,按滅弧介質區分,經歷了壓縮空氣型、磁吹型、產氣材料型、多油型、SF6型、真空型等幾個代表性的階段。20世紀50年代的多油斷路器,由于三相觸頭同室,其滅弧介質和絕緣介質均為絕緣油,開斷容量在1250A以下,開斷故障電流時存在爆炸危險,隨著技術的發展,已逐漸被淘汰。SF6斷路器和真空斷路器是20世紀80年代發展起來的產品,20世紀90年代在我國得到廣泛的應用,成為取代油斷路器的主導產品。其開斷電流在16kA及以上,開斷短路電流次數多達30次,10~20年免維護。同時已具有加裝電動操作和控制器,實現智能化和配網自動化的功能。
斷路器。出現故障電流后按照整定電流和時間跳閘,一般配備電磁感應線圈和脫扣聯動機構,既能開斷,又能關合短路電流,開斷故障電流能力較高,作為保護線路用。但因10kV柱上斷路器存在保護級差問題,在實際運行中存在越級跳閘的現象。
重合器。有電流型重合器和電壓型重合器兩種。反應故障電流跳閘后能重合的,稱電流型重合器,這種重合器既做保護跳閘用,又能實現1~3次重合閘,將故障段從最后一段開始逐一淘汰,直到判別到故障段。
因需多次重合故障電流,對電網沖擊較大,同時分段越多,需重合的次數越多,時間越長,故分段一般不宜超過3段。重合器適用于農網分支線和輻射型線路。
另一種重合器在線路失壓時跳閘,來電延時后合閘,稱為電壓型重合器。變電站內出線斷路器需2次重合,完成故障區段隔離與非故障區段恢復供電,其中第一次重合為判別故障區段,依據各分段點開關合閘的情況,確定故障區段,并自動將故障區段兩側開關閉鎖,隔離故障。第二次重合為恢復非故障區段的供電,全線饋線僅重合一次故障電流,完成故障區段隔離與恢復非故障區段的供電時間較長。
分段器。能記錄故障電流脈沖次數,在無電壓、無電流時,當故障電流次數達到預設值就自動分閘閉鎖,構成電流脈沖計數型分段器。分段器大多與重合器配合使用,自動完成預期的分合及閉鎖操作,具有檢測與控制操動能力。
負荷開關。負荷開關僅在無電壓無電流時才能斷開,但可以關合故障電流,開斷額定負荷電流,主要作為線路的分段。因造價低在集中式的配網自動化中采用。
210kV柱上開關在農網中的選用
2.1選用原則
所有故障都應獲得作為瞬時故障處理的機會,避開涌流的影響,分閘后閉鎖應僅發生了永久性故障的情況,因分閘后閉鎖而切除的線路區段應盡可能少。
根據負荷大小和線路長短,經濟合理地安排和選擇分段點及開關設備。農村長線路和分支線一般采用電流型重合器或分段器,以提高供電可靠性,環網供電網絡可采用電壓型重合器,具備通信的饋線可采用負荷開關。
根據安裝地點選定額定電流、開斷和關合短路電流及動、熱穩定電流。短路電流一般應選擇16kA以上,才能適應電網容量不斷提高的要求。
正確整定其保護配合,如跳閘電流、重合次數、分段器的次數預設、延時時間特性等。
電流型重合器與其他類型的重合器的配合應充分利用其快、慢的“雙時”時間特性曲線,位于電源側的重合器應至少1次的快速操作,其后的重合器有相同或更多的快速動作。而電壓型重合器的延時時間整定應一級比一級延長t(一般設置為7s)時間,環網供電中環網點的時間應大于每側延時時間之和。
重合器與分段器的配合,故障電流次數整定應一級比一級少。
2.2選用分析
如果農網線路是架空線路,線路容量不大,樹害問題突出,在線路分段開關的選擇上應以過流脫扣開關為主。在這些線路上,這種開關能有效地發揮作用,切除故障區段,保證非故障區段連續供電。
如果農網線路是架空絕緣線路(包括架空與電纜混合線路),在線路分段開關的選擇上應以斷路器和負荷開關為主,因為這種線路瞬間故障的幾率比較小,過流脫扣開關就失去了它的作用。筆者對某市2006~2007年配網運行統計分析,其中按變電站開關保護動作分析,80以上為電流一段,且重合閘重合不成功,15為電流二段保護動作,且重合成功(純電纜線路除外),原因不明占5;按故障性質分,外力破壞占70,客戶原因占15,設備故障占10,其它原因占5。
如果農網線路是純電纜線路,在線路分段開關的選擇上也應以斷路器和負荷開關為主,因為這種線路瞬間故障的幾率更小。
經過近幾年城農網改造,我國的農網線路的絕緣化水平進一步提高,10kV農網線路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增強。隨著農網線路容量增大,主線路的10kV柱上開關主要選用斷路器和負荷開關,如果采用過流脫扣開關,這種開關都裝有躲過合閘涌流的裝置,即在10kV柱上開關從無壓到有壓的合閘瞬間內,躲過10kV配電線路激磁涌流;在城區負荷比較大的10kV配電線路上,合閘操作下一級開關時,若上一級開關在正常運行狀態,就會引起上一級開關過流跳閘,給運行、維護人員造成線路有故障的假象,降低供電可靠性。過流脫扣開關有一個弊端,對架空線路而言,如圖1所示,變電站10kV出線開關,保護電流Ⅱ段一般時限為0.6s,客戶端為0.3s,如果線路被這種開關分為幾段,如圖1甲線路,被1ZS、2ZS分為三段(1、2、3),一方面沒法實現時差配合,另一方面如果線路故障是瞬時故障,這種開關會過流脫扣,往往會跳到離該農網線路變電站出口近的柱上開關上,即1ZS上,如果變電站出線開關(即10kV)重合閘動作成功,就只能恢復對全線路的第1段供電,而本線路2段、3段不能及時恢復供電,降低了供電可靠性;如果農網線路是永久性故障,這種開關來不及動作,變電站10kV出線開關保護優先動作跳閘,因為變電站10kV出線開關保護電流I段時限一般為0s。
綜上所述,如果農網線路容量比較大,線路絕緣化水平比較高,瞬時故障幾率小,過流脫扣斷路器在主線上分段就失去了它的價值,應選用負荷開關;在故障較多、絕緣水平低的分支線上,選用過流脫扣斷路器,如果支線有故障,從主線路上分離,也利于運行人員查找故障點。
3結束語
10kV配電線路柱上開關的選擇應根據線路容量、絕緣化水平、線路故障性質等合理選用不同類型的開關。如果線路絕緣化水平不高,瞬時故障較多,可以選擇過流脫扣開關;在線路負荷密集、絕緣化水平高的主干線上,應選用負荷開關,避免操作時引起上一級開關因涌流問題引起跳閘,以進一步提高配電線路的供電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