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图118论坛118网_免费毛片看_国产成人精品男人免费_91aaa免费观看在线观看资源 _2021黄色视频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恒飛電纜股份有限公司 > 《關于進一步加強石油天然氣行業環境影響評價管理的通知》征求意見稿 北極星環保網

企業動態

《關于進一步加強石油天然氣行業環境影響評價管理的通知》征求意見稿 北極星環保網

2019-12-20

北極星環保網訊: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石油天然氣勘探開發的重要批示精神,規范石油天然氣勘探開發環境影響評價(以下簡稱環評)管理,生態環境部起草了《關于進一步加強石油天然氣行業環境影響評價管理的通知(征求意見稿)》。現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各有關單位和個人均可提出意見和建議。有關意見請書面反饋我部(電子文檔請同時發至聯系人郵箱)。征求意見截止時間為2019年10月23日。詳情如下:

聯系人:環評司 劉陶根

電話:(010)66556400

傳真:(010)66556490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西直門內南小街115號

郵編:100035

郵箱:liu.taogen@mee.gov.cn

關于進一步加強石油天然氣行業環境影響評價管理的通知 (征求意見稿)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石油天然氣勘探開 發的重要批示精神,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打好污 染防治攻堅戰,深化環境影響評價“放管服”改革,規范石 油天然氣勘探開發環評管理,切實提高環評效能,推進油氣開發與生態環境保護相協調,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 規范等要求,制定本文件。

本文件適用于陸地和海洋石油天然氣開采相關規劃和 新(改、擴)建產能建設項目,包括常規石油天然氣和非常 規石油天然氣中的頁巖油(氣)、致密油(氣),煤層氣開采可參照執行。

一、推進規劃環境影響評價

(一)國務院有關部門、設區的市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及其有關部門編制油氣發展規劃等綜合規劃或指導性專項 規劃,應依法同步編制環境影響篇章或說明;編制油氣開發 相關專項規劃,應依法同步編制規劃環境影響報告書,報送 生態環境部門依法召集審查。規劃環評結論和審查意見,應 作為規劃審批決策和相關項目環評的重要依據,規劃環評資 料和成果可與項目環評共享,項目環評可結合實際簡化。

(二)油氣企業在編制油氣相關企業專項規劃時,鼓勵 同步編制規劃環境影響報告書,重點就規劃實施的累積性、 長期性環境影響進行分析,提出預防和減緩不良環境影響的 對策措施,向生態環境部門通報。我部將選取若干企業開展 規劃環評試點。 

(三)規劃環評應結合油氣開發區域的資源環境特征、 主體功能區規劃、自然保護地、生態保護紅線管控原則等要 求,從維護生態系統完整性和穩定性的角度,明確禁止開發 區域和規劃實施的資源環境制約因素,提出優化油氣資源開 發的布局、規模、開發方式、建設時序等建議,合理確定開 發方案,明確預防和減緩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措施。嚴格落 實“三線一單”管控要求,頁巖氣開采應明確規劃實施的水 資源利用上限。涉及自然保護地、生態保護紅線的,還應該 符合其管控要求。在重點污染物排放總量超過國家或者地方 規定的總量控制指標區域內,應暫停規劃新增排放該重點污 染物的油氣開發項目。慎重在存在重大地下水污染風險的地 質構造區域布局開發項目,確需開發的,應深入論證規劃實 施的環境可行性,采取嚴格的環境風險防范措施。

二、深化項目環評“放管服”改革 

(四)油氣開采項目(含新開發和滾動開發項目)原則 上應以區塊為單位開展環評,一般包括區塊內擬建的新井、 加密井、調整井、站場、設備、管道和電纜及其更換工程、 棄置工程及配套工程等。項目環評應深入評價項目建設、運 3 營帶來的環境影響和環境風險,提出有效的生態環境保護和 環境風險防范措施。滾動開發區塊產能建設項目,還應對現 有工程環境影響進行回顧性評價,對相關生態環境問題提出 有效防治措施。依托其他防治設施的或者委托第三方處置 的,應在環評中論證其可行性和有效性。

(五)未確定產能建設規模的陸地油氣開采新區塊,建 設勘探井應依法編制環境影響報告表。海洋油氣勘探工程應 填報環境影響登記表并進行備案。確定產能建設規模后,原 則上不得以勘探名義繼續開展單井環評。勘探井轉為生產井 的,可以納入區塊產能建設項目一并評價。自 2021 年 1 月 1 日起,原則上不以單井形式開展環評。過渡期間,建設單位 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報批區塊環評或單井環評。在文件生效 前已經獲得環評批復、不位于環境敏感區內、未納入油氣開 采區塊產能建設項目環評且新增排污量未超出原環評批復 排放總量的海洋油氣開發工程調整井項目,實施環境影響登 記表備案管理。

(六)各級生態環境部門在審批油氣開采區塊產能建設 項目環評文件時,不得違規設置或保留水土保持、行業或下 級生態環境部門預審等前置條件,涉及自然保護地、飲用水 水源保護區、生態保護紅線等法定保護區域的,在符合法律 法規規定的前提下,主管部門意見不作為環評審批的前置條 件。對于已納入區塊產能建設項目環評文件且未產生重大變 動情形的單項工程,各級生態環境部門不得要求重復開展建 4 設項目環評。 

三、強化生態環境保護措施

(七)涉及向地表水體排放污染物的陸地油氣開采項 目,應符合國家和地方污染物排放標準,滿足重點污染物排 放總量控制要求。涉及污染物排放的海洋油氣開采項目,應 符合《海洋石油勘探開發污染物排放濃度限值》(GB4914) 等污染物排放標準要求。

(八)涉及采出水(含壓裂返排液)回注的,應論證回 注的環境可行性,采取切實可行的地下水污染防治和監控措 施,不得回注與油氣田生產無關的廢水。在相關行業污染控 制標準發布前,涉及回注的開采廢水,應處理達到《碎屑鹽 油藏注水水質推薦指標及分析方法》(SY/T5329)要求后回 注,同步采取切實可行措施,防治污染。回注目的層應為地 質構造封閉地層,一般應回注到現役油氣藏或枯竭廢棄油氣 藏。相關部門及油氣企業應加強采出水等污水回注的研究, 重點關注回注井井位合理性、過程控制有效性、風險防控系 統性,逐步提出從源頭到末端的全過程生態環境保護及風險 防控措施、監控管理要求。建設項目環評文件中應包含鉆井 液、壓裂液中有毒有害、重金屬等組分的相關信息,涉及商 業秘密、技術秘密等情況的除外。

(九)油氣開采產生的廢棄油基泥漿、含油鉆屑及其他 固體廢物,應遵循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原則,按照國家 和地方有關固體廢物的管理規定進行處置。鼓勵企業自建含 5 油污泥集中式綜合處理和利用設施,提高廢棄油基泥漿和含 油鉆屑及其處理產物的綜合利用率。油氣開采項目產生的危 險廢物,應按照《建設項目危險廢物環境影響評價指南》要 求評價。相關部門及油氣企業應加強固體廢物處置的研究, 重點關注固體廢物產生類型、主要污染因子及潛在環境影 響,分別提出減量化源頭控制措施、資源化利用路徑、無害 化處理要求,促進固體廢物合理利用和妥善處置。

(十)油氣開采項目應對揮發性有機物液體儲存和裝載 損失、廢水液面逸散、設備與管線組件泄漏、非正常工況等 揮發性有機物無組織排放源進行有效管控,通過采取設備密 閉、廢氣有效收集及配套高效末端處理設施等措施,有效控 制揮發性有機物和惡臭氣體無組織排放。涉及高含硫天然氣 開采的,應強化鉆井、輸送、凈化等環節環境風險防范措施。 含硫氣田回注采出水,應采取有效措施減少廢水處理站和回 注井場硫化氫的無組織排放。高含硫天然氣凈化廠應采用先 進高效硫磺回收工藝,減少二氧化硫排放。井場加熱爐、鍋 爐等應優先使用清潔燃料,廢氣排放應滿足國家和地方大氣 污染物排放標準要求。

(十一)施工期應盡量減少施工占地、縮短施工時間、 選擇合理施工方式、嚴格落實環境敏感區管控要求以及其他 生態環境保護措施,降低生態環境影響。鉆井和壓裂設備應 優先使用網電、高標準清潔燃油,減少廢氣排放。選用低噪 聲設備,避免噪聲擾民。施工結束后,應及時進行生態修復。

(十二)油氣長輸管道項目,原則上應單獨編制環評文 件。油氣長輸管道及油氣田內部集輸管道應優先避讓環境敏 感區,并從穿越位置、穿越方式、施工場地設置、管線工藝 設計、環境風險防范等方面進行深入論證。高度關注項目安 全事故帶來的環境風險,盡量遠離沿線居民。

(十三)油氣儲存項目,選址盡量遠離環境敏感區。加 強甲烷及揮發性有機物的泄漏檢測,落實地下水污染防治和 跟蹤監測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做好環境風險防范與應急;鹽 穴儲氣庫項目還應認真落實采鹵造腔期和管道施工期的生 態環境保護措施,妥善處理采出水。 

(十四)油氣企業應加強風險防控,按規定編制突發環 境事件應急預案,報所在地生態環境部門備案。海洋油氣勘 探開發溢油應急計劃還應報生態環境部流域海域生態環境 監督管理局備案。

四、加強事中事后監管 

(十五)油氣企業應進一步健全生態環境保護管理體系 和制度,充分發揮企業內部生態環境保護部門作用,健全 HSE 管理體系,加強督促檢查,推動所屬油氣田落實規劃、 建設、運營、退役等環節各項生態環境保護措施,切實落實 油氣企業主體責任。項目正式開工后,油氣開采企業應每年 向具有管轄權的生態環境部門書面報告工程實施或變動情 況、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情況,涉及自然保護地和生態保護紅 線的,應說明工程實施的合法合規性、對自然生態系統、主 7 要保護對象等的實際影響,接受生態環境部門依法監管。

(十六)各級生態環境部門應加強油氣開采項目施工期 和運行期監督檢查,在建設單位主動報告的基礎上,采取“雙 隨機、一公開”方式加強監管,嚴格依法糾正和查處違法違 規行為。在環評文件質量抽查復核中,加強廢水處理及回用、 地下水污染防治、危險廢物產生及處置等污染防治措施的技 術校核,發現問題依法依規予以懲處,并督促相關責任方采 取措施予以整改。 

(十七)陸地油氣開采區塊項目環評批復后,產能總規 模、新鉆井總數量增加 30%及以上,回注井增加,占地面積 范圍內新增環境敏感區,井位或站場位置變化導致評價范圍 內環境敏感目標數量增多,開發方式、生產工藝、井類別變 化導致新增污染物種類或污染物排放量增加,危險廢物實際 產生種類、數量以及利用處置方式與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嚴重 不符,主要環境保護措施或環境風險防范措施弱化或降低等 情形,依法應當重新報批環評文件。海洋油氣開采項目重大 變動清單另行制定。 

(十八)建設單位或生產經營單位按規定開展建設項目 竣工環境保護驗收,并錄入全國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 信息平臺。

(十九)陸地區塊產能建設項目實施后,建設單位或生 產經營單位應對地下水、生態、土壤等環境影響開展長期跟 蹤監測,發現問題應及時整改。在項目正式投入生產或運營 8 后,每 3-5 年開展一次環境影響后評價,依法報生態環境部 門備案。按要求開展環評的現有滾動開發區塊,可以不單獨 開展環境影響后評價,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海洋油氣 開采項目環境影響后評價要求另行規定。 

(二十)工程設施退役,建設單位或生產經營單位應按 照環評文件的要求,落實各項生態環境保護措施。同時,按 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壤污染防治法》《土壤環境質量 建設 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試行)》(GB 36600)的要求, 對永久停用、拆除或棄置的各類井、管道等工程設施落實封 堵、土壤及地下水修復、生態修復等措施。海洋油氣勘探開 發活動終止后,相關設施需要在海上棄置的,應當拆除可能 造成海洋環境污染損害或者影響海洋資源開發利用的部分, 并按照有關海洋傾倒廢棄物管理的規定進行。拆除時,應當 編制拆除的環境保護方案,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對海洋環 境造成污染和損害。

 (二十一)油氣企業應按照《企事業單位環境信息公開 辦法》《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辦法》等有關要求,主動公 開油氣開采項目環境信息,保障公眾的知情權、參與權、表 達權和監督權。各級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應按要求做好環評審 批、監督執法等有關工作的信息公開。 

本文件自 2019 年 月 日起實施。

相關資訊

相關產品

產品系列

在線給我留言

熱門推薦

#{shangpucompany} #{shangpucommend}
免費開通商鋪
掃碼關注電氣網
服務熱線
4008-635-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