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廣東省公安消防總隊集中曝光了影響公共安全的100家重大火災隱患單位,公布的內容具體到單位名稱、責任人、地址、主管部門和具體火災隱患等。此舉旨在加強消防責任制,讓重大火災隱患"亮亮丑、見見光",讓有問題的單位"紅紅臉、出出汗"。 近年來,廣東城鎮制造業、倉儲業、服務業迅猛發展,人員密集場所、勞動密集型企業逐年遞增,"城中村"、"三合一"和出租屋大量存在,傳統和非傳統致災因素激增,火災防控工作面臨著巨大挑戰。上半年,廣東省共發生火災1.5萬起,平均每天70多起,財產損失達2.2億元,共造成79人死亡,73人受傷,與去年同期相比,亡人、傷人分別下降13.19%和8.75%。 針對此,今年5月27日起至10月10日,廣東省消防安全委員會部署開展為期近5個月的重大火災隱患集中整治專項行動。各級公安消防部門緊盯六類區域(城鄉結合部、"城中村"、棚戶區以及商貿市場、小加工作坊、"三合一"場所)和四類單位場所(高層建筑、地下建筑、易燃易爆單位、大型人員密集場所),廣泛發動社會各界力量開展排查整治,確保重大節點、敏感時段、重要部位不發生有影響的火災。截至目前,全省共發現重大火災隱患單位721 家,整改銷案248家,政府掛牌479家。 行動中,廣東省公安消防總隊共公布了100家影響公共安全的重大火災隱患單位和整改進展慢的單位,讓重大火災隱患"亮亮丑、見見光",讓有問題的單位"紅紅臉、出出汗"。基于此,今年廣東省政府掛牌督辦了21個火災隱患重點地區鎮街,將火災隱患重點地區驗收情況納入到省政府對各地消防工作考核內容中,對驗收不合格地區責任人實行責任倒查,對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和消防隊伍建設方面不達標的實行"一票否決"、"不摘牌就摘帽"。21個省政府掛牌督辦鎮街共投入整治經費4億多元,排查單位場所9.8萬多家。 此外,今年7月份,廣東省委、省政府辦公廳聯合印發《關于加強消防宣傳教育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細化了各級黨委、政府、職能部門的消防宣傳教育職責。《意見》明確,到2015年,珠三角各地市至少建設2條消防宣傳示范街和2個消防主題公園,其他地市和縣級行政區(東莞、中山各鎮街)至少建設1條消防宣傳示范街和1個消防主題公園。 其中,廣州市根據老城區、城中村的實際,推廣微型消防站建設,6年計劃新建5424個微型消防站。探索政府專職消防隊職業化模式,省政府審議并原則通過《關于進一步加強全省政府專職消防隊伍建設的工作意見》,在機制、體制、編制建設上實現歷史性突破。加強消防裝備和隊站建設,針對高層、地下建筑、石油化工、軌道交通等,重點配備60米以上高噴消防車、路軌兩用消防車、消防水囊等車輛裝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