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0年底,全國全口徑發電裝機容量22.0億千瓦,同比增長9.5%;“十三五”時期,全國全口徑發電裝機容量年均增長7.6%,其中非化石能源裝機年均增長13.1%,占總裝機容量比重從2015年底的34.8%上升至2020年底的44.8%,提升10個百分點;煤電裝機容量年均增速為3.7%,占總裝機容量比重從2015年底的59.0%下降至2020年底的49.1%。2020年,全國全口徑發電量為7.62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4.0%;“十三五”時期,全國全口徑發電量年均增長5.8%,其中非化石能源發電量年均增長10.6%,占總發電量比重從2015年的27.2%上升至2020年的33.9%,提升6.7個百分點;煤電發電量年均增速為3.5%,占總發電量比重從2015年的67.9%下降至2020年的60.8%,降低7.1個百分點。
電力投資同比增長9.6%,非化石能源投資快速增長。2020年,納入行業投資統計體系的主要電力企業合計完成投資9944億元,同比增長9.6%。電源工程建設完成投資5244億元,同比增長29.2%,其中風電、太陽能發電、水電投資分別增長70.6%、66.4%、19.0%;電網工程建設完成投資4699億元,同比下降6.2%,主要因電網企業提前一年完成國家新一輪農網改造升級任務,占電網投資比重達44.3%的35千伏及以下電網投資同比下降20.2%。
煤電裝機容量占總裝機容量比重首次低于50%,新增并網風電裝機規模創歷史新高。截至2020年底,全國全口徑水電裝機容量3.7億千瓦、火電12.5億千瓦、核電4989萬千瓦、并網風電2.8億千瓦、并網太陽能發電裝機2.5億千瓦。全國全口徑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容量合計9.8億千瓦,占全口徑發電裝機容量的比重為44.8%,比上年底提高2.8個百分點。全口徑煤電裝機容量10.8億千瓦,占總裝機容量的比重為49.1%,首次降至50%以下。
并網風電、太陽能發電量快速增長。2020年,全國全口徑發電量同比增長4.0%。其中,水電發電量為1.36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4.1%;火電發電量為5.17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5%;核電發電量3662億千瓦時,同比增長5.0%。并網風電和并網太陽能發電量分別為4665、2611億千瓦時,同比分別增長15.1%和16.6%。全國全口徑非化石能源發電量2.58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7.9%,占全國全口徑發電量的比重為33.9%,同比提高1.2個百分點。全國全口徑煤電發電量4.63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7%,占全國全口徑發電量的比重為60.8%,同比降低1.4個百分點。
水電、核電設備利用小時同比提高。2020年,全國發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3758小時,同比降低70小時。其中,水電設備利用小時3827小時,歷年來首次突破3800小時,同比提高130小時;核電設備利用小時7453小時,同比提高59小時;火電設備利用小時4216小時,同比降低92小時,其中煤電4340小時,同比降低89小時;并網風電設備利用小時為2073小時,同比降低10小時;太陽能發電設備利用小時1281小時,同比降低10小時。
跨區送電量同比增長13.4%。2020年,全國完成跨區送電量613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3.4%。全國跨省送電量15362億千瓦時,同比增長6.4%。
市場交易電量占全社會用電量比重同比提高。2020年,全國各電力交易中心累計組織完成市場交易電量3166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1.7%;其中,全國電力市場中長期電力直接交易電量合計為2476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3.7%,占全社會用電量比重為32.9%,同比提高2.8個百分點。
四季度電煤供應偏緊,電煤市場價格持續攀升。受經濟回暖及低溫寒流影響,四季度電煤需求大幅增加,電煤供應偏緊,推高電煤市場價格。10月份市場電煤價格進入“紅色區間”后持續攀升。
2020年,東北、西北區域電力供應能力富余,華北、華東、南方區域電力供需總體平衡,華中區域用電高峰時段電力供應偏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