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一批儲能設備沿著崎嶇的山路被運往位于浙江臺州臨海市的括蒼山主峰米篩浪,高山之上,括蒼山風電場雪白的風機悠然轉動。今年5月,浙江省首個國家森林公園“零碳”智能微電網將建成投運,屆時將為浙東南高峰的山頂用戶提供100%清潔電。
括蒼山國家森林公園“零碳”智能微網通過在山頂新建35千伏變電站,高效接入括蒼山風電場清潔電,改變山頂迂回供電模式,減少線路損耗。同時建設分布式電源儲能設備,搭載智慧儲能“數智微網”云平臺,形成風儲互補、高度自愈的區域能源互聯網。括蒼山風電場的發電量遠大于用戶用電量,但發電時間具有隨機性和不可控性,智慧儲能系統可以在用電低谷期將那些“生不逢時”的風電存儲起來,在用電高峰或電網失電時放電,進一步提升山頂供電可靠性,實現區域內清潔能源全覆蓋。
“零碳”智能微網作為浙江省首個國家森林公園微電網工程,是國網浙江臨海市供電公司在生態文明建設領域積探索多元融合高彈性電網的實踐成果。括蒼山森林覆蓋率達96.38%,主峰海拔1382米,地勢險峻,網架建設困難,且易受臺風、雷電、冰凍等端天氣影響。“如果新建第二個電源,除了架線難度大、成本高,還會破壞森林自然景觀,對森林公園后期建設造成影響。”臨海市供電公司發展部副主任孟慶楠說,公司堅持“清潔低碳發展”原則,在保護當地生態結構的基礎上,打造“多能互補、生態友好、互動自愈”的智能微網樣本,實現清潔能源就地消納、多能源互補、電網高度自愈,助力括蒼山國家森林公園總規劃落地,為清潔能源賦能生態文明建設起到先行示范作用。
隨著儲能設備上山,“零碳”智能微網已進入設備調試階段,等項目正式投運后,不僅可以保障山頂用戶用上安全可靠的清潔能源,還將助力“零碳”景區示范點打造,從供給側到用戶側,實現清潔能源全面覆蓋。不論你是入住民宿,在溫暖的空調房里觀看日出,還是在農家樂全電廚房內,親手烹制幾道午餐菜肴,抑或是吹著山風,開著電動汽車漫游,所使用的都將是百分百的清潔能源。
“以前游客上山,一路上都沒有燈,我們打算在幾處游客聚集地安裝上5G智慧路燈。”孟慶楠說,目前計劃在括蒼山上先試點安裝2盞5G智慧路燈,這些路燈將被山風點亮,在保障游客沿途安全同時,提供監控、報警、廣播、WiFi共享、5G基站等功能,增強電力服務的人文關懷屬性。之后,國網臨海市供電公司還將繼續豐富景區“零碳”場景,推動電動汽車充電樁建設,讓綠色生態旅游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