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建設醫療機器人產業高地
中國工業報記者 鄒潔
“與國外同類機器人相比,我們公司的機器人采用了具有知識產權的連續體蛇形手術執行臂,相當于在末端增加了手腕結構,這使得手術操作的靈活性更強。目前我們已經完成了動物試驗。”賈先生一邊指著展臺上正在展示的北京術銳技術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北京術銳)的一臺腔鏡手術機器人樣機,一邊告訴記者。在北京市醫療機器人產業創新中心的組織下,還有6家來自北京的醫療機器人企業與北京術銳一起參加了2019世界機器人大會展覽。
行業新星正在崛起
北京市醫療機器人產業創新中心負責人王彬彬一邊帶著記者在企業展臺上參觀一邊介紹,北京天智航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上惟一能夠開展四肢、骨盆以及頸、胸、腰、骶脊柱全節段手術的骨科手術機器人系統,填補了上頸椎機器人手術的空白。如今,天智航骨科手術機器人已在我國20多個省、市、自治區的50余家醫院實現常規臨床應用;北京柏惠維康科技有限公司的神經外科手術機器人是國內首家正式獲批的神經外科手術機器人,也是該領域全球第二款在原產地獲批的產品,填補了國內空白;華科精準 (北京)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的神經外科手術機器人是全球首款可進行顱腦血管3D重現的具有知識產權的神經外科手術機器人,也是全國首款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 (NMPA)創新審批的神經外科手術機器人;北京羅森博特科技有限公司在全球率先實現了術中實時3D導航、輔助骨折復位操作、自動手術規劃等技術;北京益康生活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已面世的首款智能養老護理機器人智行S1屬世界首創,可以輔助行動不便的老人或殘疾人在無需或只需少量人員參與的情況下自理日常生活,開創了行動不便人群居家照護的新方向;北京小喬機器人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藥師小喬是一款執業藥師助手機器人,已經運行700多天,累計服務顧客超過1500萬人次,覆蓋全國23個省83個地級市200多個品牌醫藥零售企業的眾多門店。天智航、柏惠維康、華科精準還是全國僅有的獲得國家第三類醫療器械注冊許可證的三家機器人企業。
“他們正在或已經成為中國乃至世界醫療機器人行業的新星,也反映出北京在全國醫療機器人產業中所處的地位。”王彬彬說。
將建成產業關鍵樞紐
醫療機器人是全球機器人和醫療器械領域的新興發展方向,也是各國競相投入和角逐的重要科技制高點。近年來, 《國家標準化體系建設發展規劃 (2016-2020年)》 《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等重要文件均對醫療機器人行業的發展做出了明確規劃與指導。在國家相關政策的支持下,我國醫療機器人產業進入快速發展階段,成為機器人和醫療跨界領域中受關注的明星產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