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胡潤研究院發布了“2023衡昌燒坊.胡潤百富榜”。《中國經營報》記者梳理榜單發現,今年共有1241位個人財富50億元人民幣以上的企業家上榜,比去年減少64人,降幅達到5%。其中1052位居住在中國大陸的139個城市。同時,中國10億美元級企業家人數也較兩年前減少近200人,但目前仍超過美國,居世界第一。
69歲的農夫山泉董事長鐘睒睒憑借4500億元的資產連續第三次成為中國首富。胡潤研究院方面分析認為,鐘睒睒近三年財富較為穩健,旗下香港上市公司農夫山泉今年上半年業績表現突出,股價未受香港證券市場整體下行影響,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而受益于今年港幣匯率的上漲及2023年度公司的大額分紅近65億元,此部分財富較去年有所增長。
不過,總體來看,今年上榜企業家總財富比去年下降了約為1萬億元,降幅約為4%,達到23.5萬億元。其中,522位企業家財富較去年增長,包括115位新人,還有898位企業家財富比去年縮水或保持不變,另有179位在今年落榜。據了解,工業產品、消費品、大健康、房地產和食品飲料是上榜企業家的前五大財富來源。而上榜企業家最集中的前三大城市分別是北京、深圳和上海,其次是香港和杭州。
胡潤百富董事長兼首席調研官胡潤表示,今年是胡潤百富榜25年來第二次上榜人數連續兩年減少,第一次是2018~2019年。“盡管如此,50億元級企業家人數仍然比疫情前多了40%以上。與十年前的百富榜相比,今天的榜單上有80%是新面孔。”
李書福家族拔得汽車行業頭籌
記者注意到,在百富榜的富豪中,有近50位來自于汽車及其相關行業,他們的總財富達到了約1.08萬億元。其中浙江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以1750億元位列第九,較上年同期增長400億元,同比增長30%,拔得汽車及其相關行業頭籌,排名較上年同期上升10位。
胡潤研究院方面表示,這主要是由于李書福旗下的香港上市公司吉利汽車去年的營業收入創下歷史新高,較上年同期增長46%。非上市部分主要企業沃爾沃汽車也取得不俗成績。除了這兩塊主要產業外,李書福目前控股參股的上市公司還包括極星汽車、億咖通、力帆股份、錢江摩托等。
值得注意的是,吉利旗下獨角獸公司極氪智能科技計劃在美國紐交所發行上市,在胡潤研究院今年上半年發布的《2023全球獨角獸》榜中,極氪汽車以900億元的價值位列第30位。吉利位列《2022胡潤中國500強》前100名。今年5月,吉利控股出資20億元人民幣,增持阿斯頓·馬丁股份,成為阿斯頓·馬丁的第三大股東。此外,造車新勢力中“蔚小理”三家車企的創始人等也均榜上有名。
胡潤表示,今年的百富榜榜單中,表現較好的是走向世界的企業家。“第一包括拼多多的黃崢、寧德時代的曾毓群、字節跳動的張一鳴、小米的雷軍、米哈游的蔡浩宇、做智能通訊設備的華勤技術的邱文生;第二是做新能源車的企業家,包括李書福和理想汽車的李想;第三是ChatGPT帶動的百度李彥宏、英偉達合作伙伴臺灣廣達電腦的林百里家族;第四是得益于疫情后娛樂、餐飲業復蘇的銀河的呂志和家族、海底撈的張勇和舒萍夫婦;也包括業務結構調整成功而業績回春的新東方俞敏洪。”
上海125位企業家上榜綜合財富超2萬億
記者注意到,北京、深圳、上海為本次百富榜上榜企業家最多的三個城市,上榜企業家數量分別達到139位、130位和125位。前十大城市占總上榜人數的六成,北深上占比達到了三成。
上海市的125位企業家占總人數的10%,他們的財富綜合達到了2.1萬億元,占總財富的9%。其中,前三名企業家是拼多多的黃崢,總財富達到了2700億元;東方希望的劉永行、劉相宇父子財富達到了1300億元;米哈游的蔡浩宇則為670億元。前三名市值最大的企業分別是拼多多1萬億元、東方財富2500億元和藥明康德2300億元。
按行業來看,上海企業家中傳媒娛樂和物流行業貢獻最多,各有15人;第三是軟件服務業,有13人。記者注意到,中通快遞、圓通速遞、韻達速遞、極兔速遞、申通快遞、順豐等頭部物流企業的企業家此次均上榜。
其中,順豐董事長王衛財富達到1250億元,為上述快遞企業家中最多,其次為中通快遞董事長賴梅松財富達到約385億元,緊隨其后的是圓通速遞的喻會蛟家族,財富達到255億元。值得注意的是,韻達速遞的聶騰云、陳立英夫婦排名較上年同期下降了125位,財富下降42%,為上述企業家中財富降幅最大,達到195億元,而極兔速遞的李杰則是今年首次上榜,其財富約為110億元。
總體來看,本次百富榜總財富占比最高的行業仍為房地產,占總財富的9.3%,但較上年同期下降1.5個百分點;其次是消費品、大健康和工業品,占比分別為9%、8.8%和8.8%。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房地產行業總財富仍為榜單第一,但已連年下降,房地產行業企業家的上榜規模也在持續縮減。在今年落榜的179人中,人數最多的是工業產品,占比達到23%,其次就是房地產行業,占比達到15%,而在十年前房地產企業人數占全榜單人數的23.5%,五年前這一數字為15%,今年已降至9%左右。
“下降較多的企業家主要來自房地產、產能過剩的光伏產業,以及鋼鐵行業。”胡潤表示,今年以來,中國的財富創造結構發生了很大變化,百富榜近兩年共有將近500位企業家落榜,主要來自房地產,特別是負債較高的開發商、工業設備和大健康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