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華電萊州發電有限公司4號機組順利通過168小時滿負荷試運行,每度電的煤耗達到253克,刷新了我國百萬千瓦機組煤耗低紀錄,為山東能源行業新舊動能轉換樹起了清潔電力標桿。
新投產的百萬千瓦機組,采用"數字煤場、現場總線、煙氣深度余熱利用"等尖端科技于一體,實現了煤炭在傳輸、摻燒、燃燒的全過程自動優化調整,現場少人值守,機組可實現一鍵啟停,填補了國內二次再熱機組智能控制的空白,完成了從智能化到智慧化的飛躍,推動了世界火電產業升級。
火電項目中,煤質波動是直接影響鍋爐燃燒的關鍵因素。華電萊州發電有限公司通過智能化手段和大數據分析技術,有效解決了煤質波動這一難題,實現每度電節約1克煤。
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行業發展與環境資源部副主任葉春表示,通過智能化技術的應用,煤耗在百萬千瓦機組平均水平又降低了10克左右。相關專家表示,目前,我國已建成全球的清潔煤電供應體系,新機組的投產,將為進一步推動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煤電節能減排提供新的技術路徑。
華電萊州發電有限公司是中國首座智能化生態電廠,融合智能水島、智能環保島、智能燃煤島、智能疏水、智能吹灰、智能輸灰、智能照明等技術,采用全三維立體化工程設計。電廠建設在海邊灘涂鹽堿地,灰場利用廢棄的露天金礦礦坑,不占用基本農田;生產用水采用"海水冷卻、海水淡化、城市中水"相結合的方式,年海水淡化能力400萬噸,不占用當地淡水資源,廠內污水和廢水經處理,可實現污水100%循環利用;采用圓形封閉煤場,燃料直接由碼頭通過全封閉輸煤棧道輸送,在實現景觀與自然和諧統一的同時實現"零污染、零損耗"。
同時,該公司克服海邊風大、土質條件差等不利因素,實現了"四季有花、連年常綠"的目標,樹立了"花園式"電廠的良好形象。因其節能環保指標好、廠區周邊環境美,曾在"中國美麗電廠"活動中榮獲"環境美"單項獎。
建設成為"智慧生態美麗"的清潔高效火電廠,是華電萊州發電有限公司的目標。一期工程榮獲國家級工程質量獎國家工程金獎,二期工程不斷超越,采用了蒸汽參數更高、能耗更低、技術更的超超臨界二次再熱塔式爐發電技術,與傳統的超臨界機組相比,指標更加優化、節能減排效果。工程同步建設煙氣脫硫、脫硝裝置,脫硫設施采用雙塔雙循環,煙氣余熱深度利用,能夠實現超凈排放,聚力打造全國同時期、同類型好水平的百萬千瓦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