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銅母線槽溫升的因素有哪些?
1、銅母線槽銅排的含銅量低,電阻率大:
人們常提到銅排的含銅量以及電阻率等,它們確實與銅母線槽的載流能力有關。有些企業想方設法以這些設立門檻擋住同行來競爭。某些企業精煉一塊銅排去做銅排純度檢測,憑一張試驗報告說自己企業用的含銅量是99.99%的銅母排。但這只是有些企業找產品競爭差異化的理由。要知道,在母線行業,含銅量達到99.95%,電阻率ρ≤0.01777(歐姆·平方毫米/米)已經是很好的銅排。以電阻率約束銅母排好過含銅量的約束,因電阻率很多地方及現場都可以檢驗,含銅量只有指定的檢測單位能檢測,含銅量低、電阻率大,導體則要加大,否則,溫升就會高。
2、銅母線槽導體規格小,載流能力不足:
現因市場用戶對銅母線槽的了解不深,有些廠家按電工手冊上或電氣設計手冊上的環境溫度25℃,或30℃,或35℃時的裸體導電排的載流能力來選擇導體,這是被誤導了。由于銅母線槽的工藝是導電排外包扎有絕緣材料和外殼,所以按設計手冊和電工手冊的表格上40℃時環境溫度時導電排規格,要降15%~20%才能達到≤70K的溫升值;按30℃環境溫度選擇要降25%—30%左右才能達到≤70K溫升。選擇導體的規格與溫升和載流能力有直接關系。
3、銅母線槽絕緣材料及外殼結構散熱差:
以上提到是結構工藝處理較好,絕緣材料散熱較好的按設計手冊或電工手打折扣后能滿足載流能力的。但有些產品絕緣材料是樹脂澆注,或采用其他散熱較差的絕緣材料,以及空氣型母線結構,和散熱較差的密集型母線要下降的折扣要更多。據實驗,有些大電流空氣型銅母線槽4000A~5000A的,按設計手冊、電工手冊上的導體40℃環境溫度來確定銅導體規格,則只能達到40%的載流能力,且都超出70K溫升,所以不要輕視絕緣材料及產品的結構。
4、銅母線槽超負荷運行:
有些項目,設備的增加,負荷增大,及原設計的母線不能滿足現場需要,而且有些項目施工訂貨時采用變容節變容,也沒有采取有效保護措施,超負荷運行時溫升高以及變容后,始端的開關無法變容后小電流的過載存在安全隱患。
5、銅母線槽連接頭連接不穩,接頭電阻率加大:
連接頭連接不穩定、接頭接觸不良、電阻率加大,都能造成銅母線槽的溫升升高。
6、銅母線槽集膚效應及阻抗和感抗會造成溫升高:
銅母線槽銅排的導體6×100與10×60銅排截面積同樣是600㎡,但前者比后者大19%的載流能力問題存在于集膚效應,以及阻抗和感抗也影響到溫升。所以,有些項目以導體的截面積確定載流能力是錯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