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月3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促進制造業穩增長的措施,穩定經濟發展的基本盤。
會議指出,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制造業具有基礎性支撐作用。要用改革辦法和市場化措施,充分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增強發展動能,促進制造業穩增長。 一要推進改革創新。大力改善營商環境,繼續實施以制造業為重點的減稅降費措施。推動降低制造業用電成本和企業電信資費,全部放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參與電力市場化交易。引導金融機構創新方式,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實施差異化信貸政策,鼓勵增加制造業中長期貸款,股權投資、債券融資等更多向制造業傾斜。加大產權和知識產權保護。 二要大力發展先進制造業,出臺信息網絡等新型基礎設施投資支持政策,推進智能、綠色制造。更好發揮民營和中小企業在制造業投資中的作用,鼓勵企業加大技術改造投入,運用先進適用技術升級傳統產業,推動重大創新技術和產品應用、工業基礎能力提升、新動能成長,提高勞動生產率。 三要擴大制造業開放。清除影響制造業開放政策落地的各種障礙,鼓勵企業面向國際市場參與競爭、開展合作。完善規劃、用地、用海、能耗等政策,推進制造業重大內外資項目盡快落地投產。鼓勵支持中西部和東北地區更大力度承接產業轉移和吸引外資。 四要深挖內需潛力。完善促進汽車產業改革發展的措施。推動適應國內需求的工業品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豐富消費者選擇。
自去年以來,中央對制造業的重視程度明顯提升。去年7月份的中央政治局會議首次提出"穩定制造業投資",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部署今年工作重點時更是多次提及制造業,比如"提升制造業水平""推進傳統制造業優化升級""打造一批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集群"等。 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表示,制造業轉型升級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制造業的高質量發展離不開財政信貸等政策支持。 去年以來,工業企業利潤增速持續負增長,制造業投資創有數據記錄以來的新低。去年1-11月份,制造業投資增速僅有2.5%,而2018年同期這一增速為9.5%。 制造業投資占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接近三分之一,與基建投資和房地產投資并重,成為拉動整體投資的三大主力。因此,要穩投資,穩定制造業投資是關鍵。 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章俊對記者表示,在經濟下行周期中,企業自身加大資本開支的意愿和能力會有所下降,政府會在信貸、財稅以及產業政策方面給予大力支持,從而推動高新科技研發和高端裝備制造方面的擴張。 近期,各部委及相關部門在推進制造業發展方面已經積極行動。銀保監會召開金融服務業高質量發展座談會,要求大型銀行在實現2019年制造業全部貸款的基礎上,加大信貸投放力度。 章俊預計,后續政策對制造業的信貸和融資支持將是大勢所趨。他強調,"雖然今年制造業投資增速仍有下行壓力,但在政策支撐以及高技術制造業的進一步發展下,制造業投資進一步大幅下滑的可能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