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消息,德國環保組織要求歐洲一些大銀行停止向公用事業公司提供貸款,因為這些公司仍在開發新的燃煤發電廠。這一呼吁發出之際,約190個國家正在馬德里開會,評估2015年《巴黎氣候協定》的進展。
去年,聯合國一份報告稱,到本世紀中葉,幾乎所有燃煤電廠都需要關閉,以保障全球氣溫上升幅度控制在1.5攝氏度以內。科學家認為,只有將全球氣溫上升幅度控制在1.5攝氏度以內,才能避免氣候變化帶來毀滅性影響。
德國環保組織Urgewald成員Katrin Ganswindt對路透社表示:“一些銀行已承諾不再直接為新燃煤電廠提供融資,但仍會向正在建設新電廠的企業提供一般融資。"
BankTrack是一家非政府組織,旨在監察私營金融行業的運作。該組織與Urgewald共同表示,通過分析,有10家歐洲銀行向仍計劃或開發新的煤電廠公司提供貸款。2017年至2019年9月期間。這十家銀行的總債務融資已升至560億美元(約合436.5億歐元)。
歐洲各大銀行被責令停止助資燃煤發電廠
Urgewald組織向路透社提供的一份報告稱,2014年至2016年期間的預算為480億美元。
這10家銀行分別是英國巴克萊銀行、法國巴黎銀行、法國農業信貸銀行、瑞士信貸集團、德意志銀行、匯豐銀行、荷蘭國際集團、北歐銀行、渣打銀行和聯合信貸銀行。
大多數被點名的銀行表示,這份報告并未反映出他們為抑制燃煤電廠發展而停止提供資金做出的努力,也沒有反映其碳減排承諾。而瑞士信貸集團拒絕做出任何評論。
英國巴克萊銀行表示,將不再為任何新建燃煤電廠或擴建現有電廠的公司提供項目融資,并對部分數據表示異議。
“該報告歪曲了事實,也沒有區分看待一些特殊情況。比如,巴克萊為一家投資可再生能源的子公司提供了貸款 ,而其母公司可能有其他子公司致力于發展煤炭業務,而這就與巴克萊無關了。”
各大銀行的應對措施
自巴黎會議以來,許多歐洲銀行采取了一些政策,如削減對依賴煤炭收入企業的貸款,或承諾停止為新礦提供資金。
上周,意大利聯合信貸銀行表示,將在2023年之前停止為熱煤融資提供所有貸款,而法國巴黎銀行本月表示,將在2030年之前停止為歐盟的熱煤行業提供融資,并在2040年之前將這一舉措推廣到全球范圍內。
歐洲各大銀行被責令停止助資燃煤發電廠
德意志銀行表示,自2016年以來,它不再“直接或間接為建設新燃煤電廠或生產蒸汽煤的新采礦項目”提供資金。
一些銀行增加了對可再生能源項目的投資,并加強了客戶接觸,旨在抑制煤炭生產和消費。
渣打銀行表示:“在大多數情況下,我們知道資金的使用情況,并能夠進行盡職調查,以確保融資項目與我們的政策初衷相符,其中包括不對新建燃煤電廠進行直接融資。”
Urgewald和BankTrack表示,他們的分析基于金融數據庫和公開披露的信息,這些信息包括258家火電企業獲得的貸款,以及其發行債券的承銷情況。不過,對于一些銀團貸款和債券承銷商,該分析估計了每家銀行的份額。
荷蘭國際集團表示,他們“不認可Urgewald提到的數字和從中得出的結論”。
該公司補充稱:“只有當公用事業部門的新客戶對煤炭的依存度小于等于10%時,我們才會為其提供貸款。而且這些公司還致力于到2025年將煤炭比例降至為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