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人民政府7月15日發布消息稱,天津薊縣"6·30"萊德商廈火災事故犯罪嫌疑人已移送司法機關處理,相關責任人正在調查認定。
7月15日從薊縣人民醫院獲悉,"6·30"萊德商廈火災事故中的16名傷員經過醫護人員精心治療,已全部出院。
6月30日16時許,天津薊縣縣城萊德商廈發生一起火災。官方稱,截至當晚11時,初步確認10人死亡,16人受傷。
然而,一場由民間在網絡上發動的死亡人數統計行動也隨即展開。
人們收集信息的方式很簡單:只要聽說哪個地方有人因火災喪生或者失蹤便發帖于網絡,但沒有人驗證它的真偽。其中,很多的信息聽上去驚悚異常,例如"衛生間里發現20具尸體","五樓有8個抱在一起燒死的","參加完中考的上倉鎮一家7口去商場放松一下,一個沒剩"……一個378人的民間死亡統計人數"搶"在官方發布確認消息前一天發布,與官方統計的數字相差。伴隨著這個統計數字,一份更詳盡的死亡者身份"名單"也在民間誕生,這份名單列出了死者的性別,住址,乃至死亡狀態和原因,有的條目里還表明了死者的姓名和工作單位。該名單上所記錄的死者約有百人。
"我們從火災當天就開始發布人員傷亡數字,可是老百姓就是不信,非得信傳言。"被問及一場10死16傷的商廈大火為何點燃了民眾的懷疑之火,薊縣相關部門的一名工作人員也很苦惱,"我們也不明白為什么會有那么多傳言。"
從7月7日到7月12日,相關人員走訪了二十余村莊,后一站抵達位于天津濱海的大港油田,行程300余公里,依照名單提供的線索一條一條進行核實。調查發現,政府公布的10名遇難者名單全部被"百人名單"中的信息涉及,但有11人次屬于重復計算,另有17條線索,涉及人數超過80人,均被問到村民和有關部門人士予以否認。
這起事故暴露出諸多問題,商場的消防安全設備的缺陷,火災發生時的處理方式,相關部門對問題的公開化,對輿論的處理等等,都理應在現有的處理機制上完善。
[本資料為當寧消防網整理(原創、編輯),轉載請注明出處,尊重版權。當寧消防網系的消防器材商城,包含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銷售與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