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優化用電客戶用電的軟件系統、安全便攜的培訓設備、新型接線線夾……6月27日,在深圳舉行的南方電網職工創新推進會上,南方電網廣東東莞供電局梁永昌創新工作室(以下簡稱“創新工作室”)的三個“小發明”將相繼亮相,再次競逐南方電網工作室的多個獎項。
這是自2013年成立以來創新工作室角逐獎項并屢有收獲的一個常態。自2013年到現在,該創新工作室擁有發明專利2項、實用新型專利60項、計算機軟件著作權6項;獲得全國電力行業科技創新成果獎1個、南方電網工作室優秀成果金獎1個……
“如果我花一個月研發,能讓全體員工干一個活兒時少花一分鐘,我覺得非常值得。”日前,梁永昌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每一分鐘的節省,看似微不足道,但放到南方電網的整個工作流程中,其所凸顯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將十分可觀;而每一次創新的背后,看似一次不著邊際的天馬行空,則是深耕行業多年的經驗、技術結出的智慧之花。
匯小河成大海。東莞供電局創新工作室以創新保供電,以研發促發展,以技術的提升為供電行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智慧和力量,助力東莞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助力東莞邁上高質量發展之路。
精心鉆研
兩項發明堵住竊電“黑洞”
6月的一個下午,記者在創新工作室見到了電能計量專家梁永昌。電能計量,通俗理解就是統計用電客戶的用電量,而防竊電是這項工作的重中之重。
竊電是指以不交或者少交電費為目的,采取非法手段竊取電能的行為。竊電給電力企業造成經濟損失,同時造成國有資產流失。
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梁永昌和竊電分子分別扮演著貓和老鼠的角色。“竊電分子很狡猾,有的在計量設備上加裝遙控,你來檢測時,儀表正常計數,等你一走,他們立刻遙控竊電,防不勝防。”梁永昌對記者說,排查竊電工作量龐大,處理一件竊電案件耗時耗力,這些都是以往防竊電的難點所在。
“與其抓竊電,不如堵竊電。我當時想,不法分子是怎么竊電的,我一項一項研究,然后想辦法堵住他。”梁永昌說。
他把目光投向了接線盒。在接線盒內加裝遙控是竊電的慣用伎倆,梁永昌研究發現,傳統接線盒采用不透明塑料,盒內被改裝很難發現,而且內部構造存在漏洞,易讓竊電分子有機可乘。2010年,梁永昌首個實用新型專利產品“防竊電及防誤接線電能計量接線盒”問世,一個顯著變化是采用全透明外殼,內部器件清晰可見,讓改裝無處藏身;同時對盒內構造加以改進,杜絕通過移動連接片竊電、通過端口短接電流竊電的可能。
這項發明推出后在業界快速走紅,2012年,南方電網對接線盒作出技術規范,要求接線盒在設計上體現出這項發明的三個核心功能。
梁永昌的創新之路仍未停止。“組合式互感器”成為梁永昌針對竊電而設置的另一道“防盜門”。互感器,通常安裝四個,總重量一百多公斤,而“組合式互感器”的亮點在于將原來四個互感器的功能融為一體,體積更小,重量更輕,同時杜絕了單個互感器參數被更改的隱患。更精巧的是,該產品內藏一個副電表,一旦主表和副表數據不一致,可立即排查竊電原因。
翻開梁永昌厚厚的專利證書,類似的發明還有很多。別人對他豎起大拇指,梁永昌卻說,自己的發明微不足道,和上天入地的高科技根本沒法比。“研發的初衷也很平常,不過是希望大家早點干完工作而已。如果我花一個月研發,能讓全體員工干一個活兒時少花一分鐘,我覺得非常值得。”他說。
作為一名有27年黨齡的老黨員,梁永昌積極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在電能計量領域發明諸多專利產品。
團隊作戰
6年獲62項專利技術
20多年的經驗累積,多項技術發明,讓梁永昌成為電能計量領域當之無愧的專家,先后被授予廣東電網營銷專業首位二級技能專家、全國電力行業防治竊電專委會專家、用電監察員高級技師等多個榮譽稱號。
時間來到2013年,梁永昌主動發起成立創新工作室。“我是供電系統的一名普通員工,我可以做,相信很多同事也都可以做。成立工作室就是把大家的奇思妙想給匯集到工作室,為大家的發明提供一個場所。”梁永昌對于成立創新工作室的初衷很樸素。
創新工作室面積約80平方米,陳設和普通辦公室并無二致,只是中間一張大大的會議桌讓其又具有了會議室的功能。“這張會議桌讓大家可以在這里開啟頭腦風暴,在技術上、研發方向上進行對碰。”梁永昌笑著說。
就是在這個小小的工作室里,梁永昌和他20名小伙伴開展了多項技術研發。“每位成員都有本職工作,大家通常利用周末、晚上等工余時間相聚一起,把平時工作中的技術難題、技術研發的想法提出來,大家一起進行交流探討。”梁永昌表示,他作為工作室帶頭人,則負責承接各類創新項目、培訓任務等,并帶領成員具體開展各項攻關課題。
值得一提的是,創新工作室的20位小伙伴并非同一專業,而是來自營銷和配電兩個專業。“和單一專業的工作室相比,我們的工作室擁有不同領域的專家,這有利于打破行業壁壘,擴寬彼此專業視野,擴大創新思路。”梁永昌說。
據了解,創新工作室是南方電網對內打造的創新平臺,其鼓勵創新人才自發組織起來共同開展項目攻關,以此激發員工創新能力。
一組數據更能說明工作室的創新成果:截至目前,工作室擁有發明專利2項、實用新型專利60項、計算機軟件著作權6項;獲得全國電力行業科技創新成果獎1個、南方電網工作室優秀成果金獎1個、南方電網工作室優秀成果銀獎2個、南方電網工作室優秀成果銅獎2個、南方電網工作室最具推廣價值獎1個……
成功裂變
6名成員均成立創新工作室
除了項目攻關,工作室還肩負著另一項重要任務,就是培育新人。
在工作室,梁永昌被其他人親切地稱為“昌哥”,無論是工作方法、工作技巧,以及創新發明的思路上,梁永昌以其豐富的創新研發經驗在工作室營造了研發創新的氛圍,并充分發揮“傳幫帶”的作用,助力年輕人成長。
“昌哥做事認真,工作投入,培養我們年輕人不求回報,這些品質深深影響著我。”2017年加入工作室、去年獲得廣東電網計量運維技能競賽個人一等獎的楊世民對記者表示。
“昌哥十分重視人才培養,我從技師晉升到高級技師再晉升為助理技能專家,一路走來,昌哥的指導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廣東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彭國斌勞模創新工作室帶頭人彭國斌表示。
對于這些贊譽,梁永昌保持一貫的謙虛。“別把我說得那么高大,我只是希望單位多一些技能專家,這樣大家工作都會輕松。”他說。
梁永昌這個希望正在實現。截至目前,工作室成員中,榮獲廣東省五一勞動獎章2人,榮獲南方電網技術能手1人,榮獲廣東省技術能手9人,榮獲廣東電網技術能手9人。另有6人技能提升后自立門戶,成立了自己的創新工作室。
在梁永昌的指導下,成員在全國各類專業比賽中屢創佳績,2018年在廣東電網系統競賽中更是創下“三連冠”戰績:包攬廣東電網客戶受理員技能競賽團體和個人一等獎,包攬廣東電網計量運維技能競賽團體和個人一等獎,包攬廣東電網客戶服務技能競賽團體和個人一等獎。
“其實,無論是員工進步,還是工作室成長,都得益于單位良好的創新環境。”梁永昌說,東莞供電局積極鼓勵全員創新,在專利申請、啟動資金等方面給予支持,為員工開展技術創新解決了后顧之憂。據他透露,其工作室正在推進七大創新項目,預計年內會有最新成果。
原標題:梁永昌:6年獲62項專利 以技術創新推動行業發展